基础地质

  • 广旺矿区大倾角地层中隐伏古岩溶陷落柱的形成机理及时间

    黄祥宽;

    大倾角地层中的古岩溶陷落柱,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如果不作综合地细致研究,容易产生误判为断层的可能。从广旺煤矿区的基本地质情况入手,立足于地壳升降运动是陷落柱形成的主要动力来源,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的演化与区域地层的对应关系,分析阐明了大倾角地层中古岩溶陷落柱的形成机理,以及对形成和定型时间的厘定。分析认为广旺煤矿区大倾角地层中的古岩溶陷落柱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形成的初期机理,与一般地层中发育的陷落柱是一致的。其最终成型,相较于水平或缓倾斜地层中的陷落柱,是在地质构造运动的叠加作用下,增加掀斜过程。其起始发育于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于始新世晚期完全停止发育,直至定型。

    2022年04期 v.42;No.152 547-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阳关寨背斜勘查区构造发育特征分析

    李碧;

    根据阳关寨勘查区的地质勘查资料,分析了其构造发育特征及展布规律。结果表明,区域内格木底向斜开阔平缓、地层倾角平缓,威水背斜狭窄紧闭、地层倾角较陡,呈现侏罗山隔档式褶皱特征;勘查区内多期构造活动特征明显,主要受燕山期及燕山期以后的构造活动影响,其中,控制性构造为中东部NW向褶曲及伴生断裂,逆断层组尤其发育,组合形式多样,呈现对冲式、背冲式、楔冲式及叠瓦式。上述构造运动普遍造成阳关寨背斜两翼地层抬升,致使煤层埋深较浅,有利于煤矿开采,但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

    2022年04期 v.42;No.152 5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太阳系地质递变运动与存在环境的关系

    赵大咏;刘石年;

    本文视星际分子稀薄气体存在形式为一种特殊地质结构,从其元素构成特点与宏观环境的关系为突破口,提出元素宏观分布规律的三条内容:元素交换量周期递变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规律;元素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关系式;元素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指出不同元素在相同宏观环境中存在的概率是不同的。根据元素宏观分布规律,认为在物质和能量不断递减的太阳系环境中,行星等不仅个体会形成递变地质结构,如分析了地壳元素构成、地球圈层结构、地壳演化等成因;而且群体之间的地质运动也存在递变关系,如行星交换量的7种不同优先级的递减方式,行星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与环境的递变方向有关联性。太阳系所有地质运动都是对环境适应性变化的结果;在不同的递变区域,行星等会有不同的优先级递变方式。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在地质学上的意义就是指出了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性及动力的来源,这使我们对力的产生有了新的认识。

    2022年04期 v.42;No.152 556-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矿产地质

  • 内蒙古林西县干沟坝银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李宗瑾;卢邦飞;王居松;张志军;王自力;孙佳;

    黄岗梁-孟恩陶勒盖多金属成矿带是内蒙古重要的成矿带,黄岗梁-林西铁锡多金属矿集区、白音诺-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是成矿带两个重点成矿区域。干沟坝矿区位于两矿集区过渡带内,是寻找类似矿床的有利地段。通过对干沟坝矿区的野外地质勘查,厘定成矿地质条件,揭露了锡矿体4条,结合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分析,认为矿床类型属热液型银锡多金属矿床,伴生多金属元素有Cu、Pb、Zn、Mo等,矿体受岩体和与岩体有关的断裂裂隙构造严格控制,具有寻找深部矿体的潜力。

    2022年04期 v.42;No.152 564-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川滇黔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风化壳型稀土多金属矿成矿潜力研究

    张海;郭佩佩;

    川滇黔地区大面积分布峨眉山玄武岩,且峨眉山玄武岩富集稀土氧化物总量(平均247×10~(-6))、五氧化二铌(平均35.1×10~(-6))、镓(平均25.5×10~(-6))、钪(平均29.4×10~(-6))等成矿元素,为风化成矿提供物质基础。晚二叠世,研究区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半落叶季风雨林气候区,有利于峨眉山玄武岩发生红土化化学风化,进一步让铌、稀土等惰性元素,在原地风化富集,并形成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型稀土多金属矿。晚二叠世频繁的海进海退作用,造成了该类型矿床风化剥蚀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破坏。川滇黔地区玄武岩分布广、体量大、富铌、稀土等元素,且表生风化条件利于风化成矿。经过勘查和研究工作,已在川滇黔地区均发现玄武岩风化壳型稀土多金属矿床,且达到小型-大型矿床规模,显示了一定的成矿潜力,具有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地质勘查、综合利用及开发的价值。

    2022年04期 v.42;No.152 569-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汉源县椅子山磷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白进春;龙安举;李雪梅;

    四川省汉源式磷矿形成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晚期,属于浅海沉积矿床。本文详细描述汉源县椅子山磷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岩相特征,结合磷矿区内样品主量元素分析,总结矿区内磷块岩成矿物质来源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矿床成因,建立以岩相古地理和来源为主导因素的成矿模式。该研究对汉源磷矿的矿床特征进行详细的总结,对今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2年04期 v.42;No.152 574-579+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苏沭阳县刘集地区磷矿找矿潜力分析

    王超;

    通过对江苏沭阳县刘集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地球物理场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刘集地区具有寻找“海州式”磷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结合“海州式”磷矿的成矿模式和滥洪-华冲磷矿区典型矿床找矿标志,对刘集地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2022年04期 v.42;No.152 580-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四川九龙久鲁祝矿区伟晶岩铍铷矿赋存状态浅析

    殷聃;杨德武;张博;高学震;

    本文介绍了四川九龙久鲁祝矿区花岗伟晶岩脉中铍铷矿矿石特征、矿石矿物成分,并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伟晶岩中铍铷矿进行了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铍主要赋存于绿柱石中;矿石中未发现铷的独立矿物,铷主要呈分散状态赋存于白云母和钾长石中。

    2022年04期 v.42;No.152 585-588+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摩天岭地块东部锂铍矿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刘晓雪;刘增达;罗光华;

    摩天岭地块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西向断裂、褶皱及岩浆热穹隆发育。印支期花岗岩浆活动强烈,分布17个岩体,具有Be、Cs、Ba等异常,为锂铍矿的成矿母岩。岩体外接触带蚀变分带较为明显,在内接触带和外接触带的十字石带中产出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和电气石石英脉型锂铍矿,成矿条件较好。区域印支期花岗岩成矿母岩广布,白钨矿重砂异常及Sn-Li-Be-Cs水系异常发育,已发现并圈定了锂铍矿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四川开辟了锂铍矿新的找矿区域。

    2022年04期 v.42;No.152 589-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四川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模式

    熊世荣;安国堡;

    为了更好的指导四川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床勘查和战略选区工作,本文以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查明铀源体和铀源层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了铀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矿床形成过程,初步建立了铀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区域内铀含量最高的地层是铁船山组,其次是郭家坝组、龙马溪组和大隆组;(2)含矿主岩物源分析表明苍溪组沉积碎屑来自米仓山和龙门山两大蚀源区;(3)蚀源区含铀岩石在地表风化解体过程中,岩石中的铀被释放出来,进入地下水形成含铀溶液,含铀溶液在苍溪组砂岩层中流动,在碳质和黄铁矿发育的沼泽和停滞水还原环境,铀发生沉淀并能够保存形成铀矿体。

    2022年04期 v.42;No.152 596-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 四川雷波马颈子温泉成因探讨

    祝建华;唐茂林;张芹贵;卢君勇;李佐强;阳开龙;江永富;

    马颈子温泉在四川乌蒙山区雷波西苏角河河岸自然出露,温度达46.5℃,富含氟、偏硅酸、硫化氢等对人体健康有益成分,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通过分析其地质背景、水文地质和温泉水化学特征、地下热水来源,探讨马颈子温泉成因。

    2022年04期 v.42;No.152 603-605+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赤水地区地埋管换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易瑞;汤自华;田小林;

    为开展对赤水地区地埋管换热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在赤水市人民医院实施了3个测试钻孔,进行现场换热能力测试,利用“线热源+一维稳态模型”的方法来计算岩土热物性参数。结果表明:在连片碎屑岩区,地埋管深度、地埋管管径及地下水渗流几个因素中,影响地埋管换热效果的主控因素为地下水渗流,地下水流动会显著提高地埋管换热量,并缩短地温恢复时间。

    2022年04期 v.42;No.152 606-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某悬臂式抗滑桩倾斜原因分析及处置

    王勇;杨全忠;张元元;王业;

    通过对某悬臂式抗滑桩发生倾斜过程分析,从桩身结构强度、桩嵌入长度、桩后工程加载、桩前土体水平承载力、桩前开挖扰动等方面剖析了抗滑桩倾斜原因;桩后超载、桩前临空导致桩倾斜,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的处置方案,为类似工程处置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42;No.152 611-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库粗粒土回填区移民安置场地地基土特性研究——以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野坝移民安置点为例

    黄晨;

    通过对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野坝移民安置场地地基土特性的研究分析,并横向类比多个同类型粗粒土回填垫高区移民安置场地,总结出粗粒回填土场地地基土岩土工程特征,提出了回填块碎石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并给出了地基基础形式的建议,对其它类似工程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2年04期 v.42;No.152 615-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某展览馆基坑支护结构与地下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刘鹏慧;王强;杨明;

    在当今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有效国土地下空间的大背景下,基坑支护结构和地下室主体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方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正是运用这种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工程实际,在充分研究已有基坑支护结构和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案例基础上,通过分析场地地层特征,周边环境、上部结构特征以及未来规划的基础上,探讨了某大型展览馆基坑支护设计和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模式,提出了设计方案。

    2022年04期 v.42;No.152 62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废弃煤矿矿井涌水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朱登科;罗本全;徐江;袁小铭;唐云波;张绍科;

    依据广元市旺苍县永庆煤矿8#矿井涌水特征,调查矿井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矿井涌水的污染成因,煤矿硐室系统成为良好集水廊道,汇集地下水;还原环境变为氧化环境,煤层中黄铁矿(FeS_2)在氧气作用下生成硫酸铁与硫酸亚铁溶于水,矿井水呈酸性,三价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呈黄褐色,对河流造成污染。实施“水闸墙”治理,有效解决了矿井涌水污染问题。

    2022年04期 v.42;No.152 625-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门扎沟泥石流特征、形成机制和防治对策分析

    刘清泉;

    本文以张门扎沟泥石流为例,介绍了其形成条件,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形成机制,认为沟内泥石流固体物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泥石流发育条件,具有较强的危险性。提出“缝隙坝+拦砂坝+排导槽+桥涵(场镇内)+盖板涵(8#支沟)+沟道整理及清淤”的防治方案,为同类型的泥石流防治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2年04期 v.42;No.152 629-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江油市滑坡灾害空间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陈玉龙;杨会杰;董源;

    本文以四川省江油市为研究区,根据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应急排查与区划报告和数据库,获取地质灾害985处,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其中滑坡798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1.02%。统计分析了滑坡数量、点密度与高程、坡度、坡型、坡体结构、年均降雨量和距断层距离等滑坡重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危险范围预测及重点防治区域区划等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04期 v.42;No.152 634-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铜琼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评价

    纪海锋;李辉;陈长江;

    金沙江流域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为泥石流易发区。铜琼沟为典型的沟谷型泥石流冲沟,通过对该沟的现场调查,结合易发程度、危险度评价及计算分析,对该沟泥石流发生规模及频次进行详细评价,认为铜琼沟是一条低频泥石流沟,中度易发,危险度中等,为该沟泥石流防治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2022年04期 v.42;No.152 639-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州区千佛镇王家店(小河湾)泥石流特征及成灾方式

    邓巍;陈刚;詹人权;甘露;何龙;卢遥;刘霞;

    王家店泥石流于2013年8月爆发,泥石流冲出物堵塞主河,造成河水位上涨淹没沟口公路,下游农田、道路及房屋受损。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工程勘查、无人机近景摄影查明,王家店(小河湾)泥石流流域面积1.0km~2,主沟长2.6km,流域高差1225m,平均纵坡降462.26‰。王家店泥石流属典型沟谷型泥石流,物源类型主要包括滑坡、沟道堆积、坡面侵蚀物源3类。计算了泥石流重度、流速、一次泥石流总量等参数;预测泥石流发展趋势及成灾方式,为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2022年04期 v.42;No.152 6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洪雅县柳江镇赵河村13组铁匠湾突发高位远程崩滑灾害链成因机制分析

    李根;钟东;董义;刘鑫;

    洪雅县柳江镇赵河村13组铁匠湾突发“高位远程崩滑”,本文结合调查和监测结果,对灾害链成因机制及成灾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该灾害是在高陡地形、破碎岩体、降雨等作用下形成“高位远程崩塌→块石冲击→加载诱发斜坡形成滑坡→块石在斜坡表层滚动、铲刮斜坡解体形成碎屑流→降雨汇流后水流对松散堆积体冲刷、挟裹和运移形成泥石流→泥石流淤堵主河形成堰塞湖”灾害链模式。

    2022年04期 v.42;No.152 648-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植被调查技术方法与应用

    袁立涛;

    本次在调查区内设置样线1条、样方7个,其中森林样方6个、灌木样方1个,系统调查了区内各样方内的生境条件及植被群落类型、结构、组合等。调查区内植被群落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灌木层及草本层植被种类较丰富,多以单生、小丛为主,分布不均匀;乔木层植被类型单一,以大斑块为主。通过对调查区内采用样线法及样方法进行植被调查,调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科25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种,裸子植物1科2种,被子植物14科21种。结果表明:调查区内植物种类、数量较少,植物多样性相对较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区内优势种乔木为云南松、赤桉、蒙自桤木,灌木为车桑子、清香木,草本植物为禾草;矿山生态修复时林地宜采用乔+灌+草的配置模式,灌丛宜采用灌+草的配置模式;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后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4期 v.42;No.152 651-656+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地球化学

  • 西藏雄巴地区雄巴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探究

    朱国宝;余旭辉;胡古月;

    在西藏革吉县雄巴南1:5万4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发现西藏雄巴地区大面积展布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火山岩属雄巴期。对雄巴组粗安岩及粗面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测试结果分别为17.67±0.28Ma、24.3±2.5Ma,其形成时代为中新世。通过对雄巴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并对雄巴组火山岩粗安岩及粗面岩岩浆源区研究,表明两类岩石(粗安岩及粗面岩)基本未遭受或仅遭受了极低程度的蚀变,两者均属钾玄岩系列,粗安岩及粗面岩物质源区可能以角闪岩为主,且粗面岩物质源区有向杂砂岩过渡的趋势。

    2022年04期 v.42;No.152 657-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桂西平果地区沉积型铝土矿含矿岩系沉积环境:元素地球化学判别

    廉吕型;李学森;王泽;卢光辉;徐海棚;姚双秋;尹本纯;黎家龙;周业泉;

    桂西平果地区沉积型铝土矿含矿岩系由下至上为典型的“铁-铝-煤”结构,为厘定其沉积环境,本次工作通过对6个钻孔的37件岩心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并计算典型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指标,研究得出不同层位主微量元素的统计学特征及其沉积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含矿岩系的Rb/K值、Sr含量值以及V/Zr、Zr/Cu、V/Cr、Ni/Co、V/(V+Ni)、U/Th值指示平果地区沉积型铝土矿含矿岩系沉积早期为陆相沉积,中后期为海陆过渡相沉积,含矿岩系是在区域性海侵过程中从陆相逐步转换为海陆过渡相的背景下依次沉积建造而成。

    2022年04期 v.42;No.152 664-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Se元素生物有效性预测研究——以黄沙街镇茶叶Se为例

    李聪;郭军;杨鹏至;陈方伟;毛雄;汤恒佳;

    Se含量是茶叶质量重要指标,为了预测茶叶中的Se含量,本文以岳阳县黄沙街镇茶叶基地的茶叶Se元素为研究对象,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茶叶Se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黄沙街茶厂茶叶Se富集系数。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其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精度达到84.77%,与实际数据有较好一致性。该建模方法同样可运用于土壤中其他元素的预测研究。

    2022年04期 v.42;No.152 673-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物探方法技术研究

  • 南充市石梁乡境内嘉陵江古河道结构探测及沉积演化初探

    谢小国;魏良帅;王绪本;陶俊利;舒勤峰;田银川;罗兵;

    为研究嘉陵江古河道结构特征及沉积演化,首次采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法(semi-airborne TEM,SATEM),对南充市石梁乡境内的嘉陵江古河道进行探测,快速获取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低-高”模式二元电性结构以及三维空间结构模型,结合地质调查、钻探、测井等资料对电性剖面进行标定分析,推断出古河道地层结构主要有W型、U型两种形态,河道中间松散堆积层厚度平均为20m,两端变薄,平均为5m,与实际吻合。结合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pposing coils TEM,OCTEM)、钻孔、自然伽马测井、测年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区古河道沉积旋回明显,各阶地堆积层具有典型曲流河相的二元结构特征,河道演化始于早更新世,于中更新世截弯,并伴随地壳抬升,逐渐形成现今古河道。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调查、钻探、测试等手段,有助于古河道结构及沉积演化研究。

    2022年04期 v.42;No.152 67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激电法在硫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马健;刘雪元;程长厚;刘华瑄;刘永龙;

    激电法作为硫铁矿勘查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由于其对硫化物反映明显而常被使用。为查明安徽宁国青龙乡硫铁矿分布情况,通过激电中梯面积性测量工作大体圈定激电异常体的范围,并在异常区开展一定量的激电测深工作,研究区内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矿)石在横向上的电性特征及异常区垂向电性特征,大致查明了异常体的规模、产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对异常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必要的物探依据。

    2022年04期 v.42;No.152 682-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勘察方法在活动断层填图中的应用——以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四川境段)为例

    张光明;王仕海;

    锦屏山-小金河断裂(四川境段)部分区域地面断层出露较差、地貌特征不明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资料收集分析、浅层地震勘探、高密度电法勘探和探槽开挖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多种方法相互验证、进行综合解释分析,重点查明活动断层位置、几何特征形态、错断地层时代等,为1:5万活动断层填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022年04期 v.42;No.152 686-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质遗迹开发中的应用

    任卫波;

    本项目为历史遗址勘察工程,主要任务是利用专业物探设备对某古采石场遗址进行地质勘察,调查某古采石场采掘历史、矿业遗迹类型与分布,查明该古采石场遗址地质环境条件和地下采石坑、采石矿洞等空间分布、埋深及规模,为后期古采石场遗址的日常维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04期 v.42;No.152 690-694+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三维倾斜摄影及GIS技术的华蓥山康养城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

    马天华;廖禄云;陈国辉;刘泊雷;石元帅;

    本文在分析三维倾斜摄影成果及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选取了高程、坡向、坡度、曲率、地层岩性、与采空区的距离、与公路的距离、地质灾害面密度等8个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法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并对各危险区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结论可作为华蓥山康养城规划建设的地质基础支撑。

    2022年04期 v.42;No.152 695-7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IS的四川省江油市崩塌灾害区域易发性评价

    朱霞飞;文祎;

    本文以四川省江油市为例,以区内152处崩塌点为数据样本,在对崩塌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斜坡结构、工程地质岩组、地形坡度、高程、距断层距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降雨量、距河流距离、距公路距离共9个崩塌影响因子,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模型等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研究区崩塌易发性评价模型,并对各因子信息量值进行加权叠加,得到江油市崩塌易发性评价分区图。结果表明,崩塌高易发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5.17%,中易发区占33.62%,低易发区占全市的46.23%,非易发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98%。研究结果对江油市地质灾害危险范围预测及重点防治区域区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年04期 v.42;No.152 701-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滇中高液限红黏土用于高边坡加筋土填料的改良方法研究

    周灵;张敏;谭超;廖忠林;

    本文基于云南安宁市一大型成品油站场场地加筋土高填方边坡项目,在原设计方案碾压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方案进行优化,改良土性;并对改良方案进行综合对比试验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技术可靠、经济有效、施工简便的改良处置方案,为高液限红黏土填筑加筋土挡墙处置填方高边坡提供技术参考,为今后该类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2022年04期 v.42;No.152 709-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Morlet小波变换的层序识别方法——以冀东油田高浅南区59-35断块为例

    冯建松;李涛;朱春艳;轩玲玲;周微;刘晓彤;汪义莉;

    快速准确识别层序地层界面对于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利用测井曲线资料对层序进行快速分析处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小波变换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自动划分、对比层序地层单元的方法。采用归一化最大能谱法确定最优尺度,利用最优尺度对应的小波系数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实现了利用GR测井曲线对层序地层单元进行自动划分。另外,通过分析Morlet和Mexihat小波基之间的差异,对比地层单元典型井的沉积特征,得出采用Morlet小波基划分地层后的分割结果更准确和稳定,更适合于序列的地层单元划分。最后,利用动态波形匹配算法,提取自动划分的层序地层单元测井曲线特征参数,通过特征参数匹配,实现层序地层单元对比。该方法对同类油田的层序识别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对改进地质研究流程也具有促进作用。

    2022年04期 v.42;No.152 713-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

  • 青海共和龙羊峡地质公园土林地貌特征及保护开发研究

    王彦洁;韩子晨;武法东;张婷婷;

    青海共和龙羊峡地质公园是发育极为典型的土林地貌。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国内同类型地貌的综合对比,系统分析了龙羊峡土林地貌的类型、形成影响因素及价值。共和龙羊峡土林地貌根据成因可以划分为林柱地貌、沟谷地貌、潜蚀地貌和微地貌几个类型;其地貌的形成受地层物质基础、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为距今15万年的共和运动。综合分析认为:共和龙羊峡地质公园土林地貌适宜在保护的前提下走科普旅游、生态旅游和观光旅游等持续发展道路。

    2022年04期 v.42;No.152 718-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西乐业县上岗村地质遗迹特征与综合评价

    吴年冬;吴伟周;罗攀峰;

    广西乐业县上岗村附近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经调查发现了4处地质遗迹资源,均为基础地质大类,分属层型(典型)剖面亚类、地质事件剖面亚类、古动物化石产地亚类3个亚类。通过对其地质遗迹特征分析和综合评价,认为上岗村附近地质遗迹资源具有科研、科考和科学普及、教学研究等意义;同时遗迹点位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可申请创建地质文化村,推动乡村振兴。

    2022年04期 v.42;No.152 723-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乡村地学旅游资源研学性评价——以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为例

    胡丽;邱兵;刘汉武;易瑞;

    研学旅行的核心诉求是要完成对学生的培育,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资源都具备“研学性”,因此在以村镇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展研学旅游产品或线路设计之前,有必要首先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可供研学的价值即“研学性”进行评估。本文以贵州省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典型地学旅游资源为例,基于“内在价值-外在条件”的分析架构,建立以资源禀赋、教育价值、体验价值、外在条件为标准层的研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研学性评价标准,为后期乡村地学旅游资源研学旅行开发潜力评价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42;No.152 729-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培育创新动力 提升地质工作核心竞争力

    <正>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是1999年经四川省编委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研究,是纳入科技厅名录的科研院所。建院二十余年,为国家和四川省的地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41.14万平方千米、1:5万区域地质调查4.31万平方千米、1:5万矿产调查2.19万平方千米、1:5万地球化学调查3.84万平方千米、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1 8万平方千米、1:5万农业地质调查面积2.5万平方千米、1:1万“金土地工程”土地质量调查1850平方千米;战略性关键矿产找矿取得突破,圈定找矿靶区200余处,新发现以麦基坦超大型锂矿为代表的矿产地86处,提交估算资源量锂138万吨、铜106万吨、铅锌934万吨、磷4225万吨、锡19万吨。为系统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性地质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矿产资源安全保障。

    2022年04期 v.42;No.152 54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川地质学报 2022年(第42卷)总目录

    <正>~~

    2022年04期 v.42;No.152 733-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四川地质学报》征稿简则

    <正>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2年04期 v.42;No.152 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地质学会设立奖项和推荐奖项等渠道汇总

    <正>~~

    2022年04期 v.42;No.152 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