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德勇;余浪;牟远望;朱建华;龚效宇;
为了解龙里县猴子沟流域废弃煤矿矿井水水质现状,对猴子沟流域废弃煤矿矿井水及周边地下水进行采样,测定矿井水和地下水中的p H值、常规八大离子及重金属(Fe、Mn、Zn、Pb、Ni、Al)等,利用Piper三线图对矿井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按GB14848/T-2017评价矿井水质量,并结合典型区域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分析矿井水污染迁移途径。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水p H值在2.59~4.7,为强酸性水,阳离子主要为钙离子,阴离子主要为硫酸根,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_4-Ca、SO_4-Fe、SO_4-Al、SO_4-Fe·Al型水,水质类型为Ⅴ类。矿井水的污染迁移途径有:矿井水沿采空区和平硐直接排出地表、矿井水通过采空区和下部岩溶裂隙进入深部岩溶地下水。
2025年02期 v.45;No.162 27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尹霄;马运超;詹人权;
近年,绵阳市科技城新区园艺片区地下工程逐日增长,由于区内无潜水分布,地下工程多以抗水板作为抗浮措施,部分地下工程抗水板板跨较大区域出现抗水板板隆起、开裂、柱柱基剪切破坏等等(图1);剪力墙渗水,抗水板下水头压力0.1~1.5 m,原因多为勘察察期短,未查清场地地下水类型、补径排关系,结构设设计未考虑抗浮措施,基坑工程影响或改变地下水补径排关系;肥槽质量不满足要求求。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上层滞水补径排关系,关注基覆面裂隙水、上层滞水补径排关系,结合地下工程特性,选选择3种典型情况进行探讨,提出抗浮措施建议。
2025年02期 v.45;No.162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鄢发斌;周旭东;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预防地质灾害发生,以凉山州木里县矿山地质灾害为案例,探讨地质灾害发生机制及治理工程方案。通过调查分析该矿山地质结构、地下水位、岩层性质等多因素影响,查明该区灾点特征,提出防治建议,供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参考。
2025年02期 v.45;No.162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伍小刚;朱锐杰;周世文;谷小杰;崔可可;李彦彬;
青川县大院里滑坡是典型的土质滑坡,降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滑坡分为强变形区和弱变形区,弱变形区基本稳定,继续变形可能性很小,潜在损失较小;强变形区仍在持续变形,需准确地进行稳定性评价并进行工程治理。通过FLAC 3D软件分析滑坡三维模型,发现强变形区在暴雨工况下欠稳定(稳定性系数Kf=1.023),变形主要集中在强变形区中后部,威胁居民和住房。因强变形区具有滑带深埋和施工面积小的特点,拟在强变形区中前部设置抗滑桩。设桩后强变形区在暴雨工况下基本稳定(Kf=1.082),变形程度较未设桩模型大幅降低。综合认为该治理方案是有效的,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也可为周边其他滑坡治理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2期 v.45;No.162 287-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彦伟;
波密县古乡场镇后山斜坡近年汛期时有局部变形,坡脚前缘建有居民房屋、卫生院、派出所、银行、乡政府办公楼及学校等,险情等级大。采用Geo Studio软件中的slope-w模块,运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斜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斜坡整体稳定,发生大规模整体滑移的可能性较小,该斜坡在暴雨、地震等情况发生局部滑移的可能性较大。
2025年02期 v.45;No.162 295-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邱相涛;方钊;袁聪;朱立力;
通过埋置钢筋应力计开展现场数据采集工作,结合现场素填土工程地质条件深入分析研究数据。对该场地深厚填土桩侧负摩阻力的分布情况、变化规律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合工程概况提出了减少负摩阻力影响的相关措施建议,为西南丘陵地区类似场地桩基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和工程借鉴。
2025年02期 v.45;No.162 30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伍小刚;龙海涛;朱锐杰;周世文;李彦彬;
传统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单一物探法容易漏报地质信息,综合物探体系能提高预报准确性,却凭经验进行方法选择,选择过程缺少量化指标支撑。西藏某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建设前进行了大地电磁法(EH4)宏观地质预报,对隧道周围地质情况缺少深入分析,准备地震波反射法(TRT、HSP、ISP)和温度测试法(RTP)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为量化物探法选择过程,明确各物探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体系中的权重,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西藏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体系,计算各物探法在综合预报体系中权重,以便决策时做出合理选择。EH4法预报结果显示K10+060~K10+100段岩体破碎,开挖后可能出现小股状出水,按照权重计算结果,选用TRT法进行二次预报,TRT法与EH4法预报结果差异较小,开挖后围岩情况与两种物探法预报结果均较符合。基于层次分析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在西藏某隧道中的成功应用证明层次分析法可以选择出最合理的物探法,也可为类似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45;No.162 306-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鑫;李根;张丰述;吕维;秦熠;
该文基于“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2018)”及工作实际,阐述了泥石流拦砂坝防治工程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由于拦砂坝设计工况较多,各工况水平力与垂直力的荷载组合较为复杂,该文系统分析了拦砂坝有可能承受的6种垂直力及7种水平力,提出了可能作用在拦砂坝上的各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及作用点;总结了6种计算工况及各工况下的荷载组合,并作出了各工况下坝体的受力分析图,提供了拦砂坝的稳定性及地基应力计算公式,详细列出了土质地基与岩质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稳定性计算,对比分析了常用的荷载组合及该文总结的荷载组合方法的差异。
2025年02期 v.45;No.162 313-319+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王之超;龙俊;徐光富;曹顺;李升俊;黄凯;
该文以纳雍县厍东关乡某地灾点为例开展了滑坡-崩塌复合型地质灾害变形机制及防护措施的研究。结合现场调查和模拟软件分析了该地灾点的变形破坏模式,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属于推移式破坏,崩塌体的破坏形式为倾倒式破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堆积层为该滑坡的主要滑动区域,该滑坡区域无论是在天然工况还是饱和工况下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形破坏,而崩塌体在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此外基于对该滑坡-崩塌复合型地质灾害体稳定性评估、破坏模式的特点以及变形发展趋势的研判等工作,提出了挡土墙+截排水沟+分级放坡+危岩清除+被动防护网的组合防护措施,并通过建模分析方法验证,采用该组合防护措施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2025年02期 v.45;No.162 320-324+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小亮;
该文以蚌埠第三污水处理厂基坑为例,结合市政道路及其地下管网对变形限值的要求,基坑支护设计采用坡率法放坡+土钉+钢筋混凝土护面的支护方案,并对基坑工程的实施全过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土钉+钢筋混凝土护面方案有利于基坑周边的位移控制,随着基坑向下开挖,地表区域的位移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基坑支护实施完成后,变形整体趋于稳定。同时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基坑的开挖展开了数值模拟,对比数值模拟成果与现场监测资料,证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信性,为类似基坑支护工程的实施提供借鉴。
2025年02期 v.45;No.162 325-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