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葸得华;杨天骥;徐勇;杜金刚;徐有光;
新疆东天山滑石山一带贝义西组主要为一套海相火山岩,有基性和中酸性两类,以酸性火山岩为主,火山岩相划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以溢流相为主,具双峰式喷发特征。基性玄武岩为钠质碱性岩石,轻稀土富集,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K、Rb相对富集,Sr亏损明显,高场强元素(HFSE)无明显亏损。酸性火山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岩石,轻稀土富集,铈、铕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K、Rb相对富集,Sr亏损明显,高场强元素(HFSE)无明显亏损。酸性火山岩通过LA-ICP-MS锆石U-Pb获得年龄为799~808Ma。结合地质背景认为贝义西组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是Rodinia超大陆在塔里木克拉通北缘裂解产物。
2021年03期 v.41;No.147 355-360+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晨曦;于福生;张晓明;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北京延庆白河堡水库周边出露一完整的古火山口机构,火山口中心岩性为中性粗安岩;精准的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显示火山口中心粗安岩形成年龄为131.4±1.5Ma(2σ),代表了火山喷发的年龄;古火山口机构形成于早白垩世,火山岩在岩石地层单位上相当于张家口组;古火山口机构的火山岩可能是克拉通破坏背景下岩石圈减薄、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2021年03期 v.41;No.147 361-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宇;
本文通过收集近十年以来盆地内部侏罗纪地层锆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新的锆石研究资料表明部分侏罗纪地层同以往分布时代认知存在冲突,可能需要重新厘定。此外,四川盆地是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对含恐龙化石层位的年代学研究可以为恐龙的演化提供有效的证据。需要补充地层相应的岩石学资料,加强对地层中同时代沉积的火山岩(如凝灰岩)的关注,以期获得更加可靠的资料。
2021年03期 v.41;No.147 366-370+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6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梁黎春;卢守卿;李贞岐;卢声媛;吴云雷;
内蒙呼和敖包浑迪地区位于沙麦钨成矿带的西南部,奥由特铜成矿带的北东部、朝不楞-查干敖包铁锌铅成矿带西部,为三个成矿带的交接部位,该区域已发现有铜、钼、钨、铅锌等矿产,是寻找热液裂隙型金(银)矿以及热液铜铅锌多金属矿的较佳区域。勘查区内通过大比例尺填图、物探测量、土壤测量,圈定多处综合异常,共发现12条蚀变带,主要受北北西向和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出露于侏罗系玛尼吐组火山岩地层内,蚀变类型以褐铁矿化、硅化为主,部分高岭土化、绿帘石化、碳酸岩化,圈定规模较大的矿(化)体4条。依据地质、物探、化探特征及工作方法,建立了综合找矿模型,以期下步在该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方法依据。
2021年03期 v.41;No.147 37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韦彩宁;任云龙;孟勇;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研究,贵州兑窝铝土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可分为堆积型铝土矿和沉积型铝土矿两大类型,矿体多呈似层状、层状分布;矿石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和水云母为主,矿石品级均为Ⅰ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研磨料、高铝水泥、氧化铝等原材料;堆积型铝土矿在第四系中的分布规律受古地理环境影响较为明显,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则受地形控制明显;矿床属于古风化壳再沉积型铝土矿床,其形成过程经历了红土化阶段、迁移就位阶段和表生富集阶段。
2021年03期 v.41;No.147 37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韦兰芸;游桂芝;
观音山铁矿赋存于石炭系下统上司组上部和摆佐组下部灰岩、白云岩中,受控于北西向构造断裂,已探明矿体17个。深部矿体以菱铁矿矿石为主,品位为30.74%~39.14%,目前矿床深部还有未利用铁矿石,但控制程度不足。矿床在18号~36+40号勘探线之间,在900m标高以内仍赋存有工业矿体,矿山今后在该区补做勘查工作,有望勘探出可接替的铁矿石资源量1 000万吨。
2021年03期 v.41;No.147 381-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志民;李志伟;徐刚;罗涛;熊英禾;刘勇;倪凡;陈威;
文章对梭罗沟金矿体和选矿厂进行系统全面取样,通过化学分析测试基本查明梭罗沟金矿伴生组分,矿体达到评价指标有S、As、Ag,其中伴生有害组分为S、As,伴生有用组分为Ag;选矿厂仅金精矿中Cu、Co、Ni达到评价指标,含量低且分散。通过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测试,伴生银以独立矿物(银)黝铜矿细粒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中,多沿黄铁矿、毒砂矿物中的裂隙呈脉状产出或沿黄铁矿表面分布。在黄铁矿、黄铜矿等矿物中的赋存状态不明,推测可能以机械混入物、显微包体等形式产出。
2021年03期 v.41;No.147 386-39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冰;陈田华;李宝新;董之凯;张新民;王永飞;
在充分收集若尔盖510铀矿床相关资料基础上,通过运用3DMine国内矿业软件,建立了该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矿体与断裂构造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的认识,在510铀矿床共预测深部及外围找矿空间7处,为区内下步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有利依据。
2021年03期 v.41;No.147 392-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家全;郭道军;凌亚军;田小林;蒋先忠;
攀枝花地区地处扬子陆块西缘,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上扬子古陆块康滇前陆逆冲带之康滇基底断隆带中段。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晶质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等研究,初步探讨区内石墨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并提出找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晶质石墨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古元古界和中新元古界,赋矿地层为元古代康定岩群冷竹关组、中元古代盐边群渔门组和中元古代会理群天宝山组;成矿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沉积、区域变质、构造应力作用和混合岩化。
2021年03期 v.41;No.147 398-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文玉;
Bhutuke水泥用石灰岩矿大致位于中喜马拉雅带与低喜马拉雅带接触部位,即边缘主断层附近,属帕罗帕县管辖。矿区内大面积出露为震旦系加布阳岩系地层,少量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分布;Bhutuke水泥用石灰岩矿赋存于震旦系加布阳岩系尼尔吉里组地层中;矿体呈中厚层产出,矿石质量良好、稳定,属于浅海相化学沉积型碳酸盐岩矿床。矿山的开采条件一般,但所处地域内对水泥需求量大,开发利用能产生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1年03期 v.41;No.147 406-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漆麟;蒋裕强;朱讯;
川西北部地区须家河组三段砂砾岩是致密气上产的现实领域,通过野外踏勘、岩心精细观察描述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合前人对川中-川西地区须家河组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背景,开展川西北地区须三段沉积相标志、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瞬时沉积模式等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北部地区须三段发育湿地扇、辫状河和辫状三角洲沉积,以辫状三角洲沉积为主。湿地扇沉积局限分布在盆缘近物源区,辫状河道和三角洲分流河道以砾石和砂质沉积为特征,这两类沉积体是研究区储层主要的砂体类型。从山前到盆内依次发育湿地扇→辫状河→辫状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2021年03期 v.41;No.147 410-41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9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徐海春;张磊;王继成;张鹏;
文昌8-3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琼海低凸的东北部末端,呈近椭圆状,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较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岩心、录井、测井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珠海组沉积相垂向分布是由底部的潮坪沉积逐渐向滨-浅海相过渡;(2)对研究区测井相进行了识别,珠一段的潮坪沉积以潮间带沉积为主,珠二段以砂坝为沉积主体,并发育临滨泥沉积;(3)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发现在水体深度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下,沉积微相由研究区的中间向两侧逐渐过渡。通过对研究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可以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有力的分析依据。
2021年03期 v.41;No.147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9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金洪蕊;
通过对济阳坳陷车镇凹陷烃源岩和原油样品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区的原油主要分为四类,Ⅰ类原油来自该地区沙四段烃源岩,其γ蜡烷指数中等,重排甾烷不发育,4-甲基甾烷丰富,且具有C_(35)升藿烷"翘尾"特征,表明其母岩沉积于高盐度还原环境,这类油主要分布在大王北地区;Ⅱ类油来自沙三段烃源岩,其γ蜡烷含量较低,Pr/Ph、重排甾烷较高,且成熟度较高,母质沉积环境为淡水-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Ⅲ类原油来自该地区沙一段烃源岩,具有高γ蜡烷含量、低4-甲基甾烷、低Pr/Ph、低成熟度的特征,其母质以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为主,且颗石藻与硅藻类对其贡献较大,烃源岩沉积环境为半咸化还原环境;Ⅳ类原油各参数值介于Ⅱ类Ⅲ类原油之间,为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混源供烃,该类油主要见于大王北地区。车西地区以沙三段烃源岩为主力油源。
2021年03期 v.41;No.147 42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邓玄;汪帆;郑永建;许月明;刘建宁;李亚茹;
文昌8-3油田珠海组一段岩性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沉积相和储层展布横向特征变化较快,由于对其沉积相类型、展布和演化认识不清,因而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为弄清其沉积展布与演化,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地震反射剖面分析,对珠一段沉积层序、沉积相类型及其垂向上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研究区珠一段主要为潮坪相,可分为潮下带和潮间带两个亚相,以潮间带沉积为主,并主要发育潮道、沙坪、混合坪、泥坪等沉积微相;珠海组沉积时期海水从北东向侵入,因此平面上潮道大致由东向西延伸,沿潮道周围发育沙坪微相,可作为油气重点勘探区域;垂向上受海平面升降作用影响珠海组一段下部发育潮道沉积向中部过渡为沙、泥坪微相,而顶部以沙坪、潮道沉积为主。这一研究成果可为文昌8-3油田储层精细预测及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2021年03期 v.41;No.147 425-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白林坤;向超;熊亭;程乐利;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文以地震相为目标,对工区内河道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地震相上识别了下切型、侧积型、充填型三类河道。通过对工区五个地层段进行地震解释,共解释出了115条河道,组合成了42条河流,而这些河流是控制工区三角洲的沉积体系展布的主要因素。
2021年03期 v.41;No.147 431-435+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3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崔磊;
研究区位于山西著名的霍西煤田中西部区域,区域含煤地层出露稳定,潜在资源量巨大。研究表明: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_3t)和下石炭统山西组(P_1s),可采煤层主要为9、10和11号煤层;煤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于简单型,褶皱、断层和陷落柱等对煤层影响较小;研究区的矿井瓦斯主要受煤层埋深与上覆基岩厚度的影响,而受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
2021年03期 v.41;No.147 436-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周亚男;
毕节市金沙县安底镇位于安底穹隆轴部,在收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及地热井资料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分析了金沙县安底地区地热资源的形成背景、热储构造、赋存特征及热矿水成因。区内热储构造为安底穹隆,导热构造为龙井坝断层,属典型的"褶皱隆起断裂对流型"地热系统,大气降水沿北西、南东侧安底穹隆背斜翼部碳酸盐岩分布区断裂、构造裂隙,由北西、南东向背斜轴部进行深循环,地下水向深部下渗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不断与地壳地温梯度场热的交换,形成热矿水。
2021年03期 v.41;No.147 44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小林;
正安县桐梓垭地区在三江河谷边缘有温泉群出露(水温33.2℃)。通过对区域地热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为混合热储类型,地热水成矿条件较好。因该区属背斜隆起紧密褶皱带区,岩层产状陡,两翼地热水埋藏深度大,轴部强烈隆起、热储含水层抬升,地热水埋藏深度较浅;考虑断裂构造具有良好导热导水作用,建议以群乐背斜轴部为勘探构造部位、以在热储含水层中揭露断裂构造为勘探目标,从而实现增加成井率、减少勘查风险。
2021年03期 v.41;No.147 445-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琳;达娃;罗绍强;胡林;肖进;赵海华;官辉;
堆龙德庆区比西沟于2019年7月10日暴发泥石流,造成沟口某部队、驾校和公路等被损毁。通过调查发现比西沟具有沟域面积大,主沟纵坡降大的有利地形条件和极端降雨条件;沟域内物源丰富,包括滑塌堆积物源、沟道堆积物源、坡面侵蚀物源,松散物静储量约152.52×10~4m~3,可参与泥石流运动的动储量为11.64×10~4m~3。比西沟再一次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尽快采取工程治理防治措施。
2021年03期 v.41;No.147 448-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杜红宇;雷镇宇;王启元;
针对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汶川地震区各流域右岸发生滑坡形成堰塞体的比例普遍高于左岸,河谷坡度明显右岸大于左岸的现象,经提取研究区滑坡前河谷断面的有关基础数据,计算出河谷坡度和不对称系数等河谷特征指标,发现研究区近七成河谷右岸坡度大于左岸,"左倾型"河谷的占比超过半数,这与科氏力在北半球对运动质点的作用结果一致,得出科氏力与汶川地震堰塞体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2021年03期 v.41;No.147 45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绍槟;
黔东南余凯路建设过程发生的滑坡多发育于志留系中上统翁项群地层,该套地层具有特殊的岩性特征和易滑结构面是其易产生滑坡的内在因素。从易滑结构面着手将翁项群地层滑坡归为顺层滑坡、切层滑坡和堆积体滑坡三种类型,分析了滑坡所在区域的环境地质特点和滑坡成因。结合翁项群地层滑坡勘察和处治经验,提出了勘察和处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021年03期 v.41;No.147 45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陈沛;余蜀予;向波;雷学军;何云勇;
水库水会导致库岸隧道水文地质环境改变,影响隧道的建设运营安全。针对狮子坪水电站库区对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隧道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径流模数法和大气降雨入渗系数法计算各方案线隧道的涌水量,结合运用达西定律计算的水库蓄水对隧道的渗漏水量,比选出最佳的方案线路,可供类似地区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参考。
2021年03期 v.41;No.147 461-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穆照猛;尹陈;吴岚;
本次试验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城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同一断层构造上下两盘水文地质条件相似、地层岩性相同的碳酸盐岩,采用相同施工工艺、相同测试环境、相同测试方法进行热响应测试。试验结果得出,同一碳酸盐岩地层在不同地质构造下热物性参数不同,断层上盘地层岩体初始温度高于下盘,综合导热系数、容积比热容、热扩散率、相同工况条件下的延米换热量低于下盘。岩体热物性参数的获取,为区内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提供设计依据,但未考虑地下水渗流场影响,且样本数量少,其成果供同仁参考。
2021年03期 v.41;No.147 467-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庆;乐建;
本文基于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将地质灾害项目分为区域性基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围绕具体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具体建设工程的防治工作两类,讨论通过对其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地勘事业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升级转型,进而达到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主动防灾能力的目的。
2021年03期 v.41;No.147 471-473+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斌;谭章坤;曾楷;邹俊;陈宁;余舟;陈挺;
广域电磁与伪随机信号电磁法采用伪随机信号发射,突破远区限制,可观测面积大,信号强、精度高、只观测场的一个分量,野外效率高。伪随机信号电磁法一次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强度大体相当的主频率信号,成倍地提高电磁法的野外效率。本文将广域电磁与伪随机信号电磁法应用于四川盆地某页岩气区块,结果表明它在干扰较强的地区仍然能够获得深部5~6km的有效数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勘探深度大的优点;同时广域电磁法在大套地层划分、油气层识别、断层及构造识别方面的效果显著。
2021年03期 v.41;No.147 47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冯永来;李佳欣;邵昌盛;
对野牛脊航磁异常进行地面查证工作,通过在重点查证小区开展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磁法剖面测量、土壤测量、地质草测、槽探揭露等勘查手段对航磁异常进行剖析,评价航磁异常的地质意义,在此基础上对该航磁异常对应范围的找矿潜力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该航磁异常对应的深部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2021年03期 v.41;No.147 478-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毅;陈超;
可尔因岩体分为似伟晶岩边缘相和二云二长花岗岩内部相两个部分。似伟晶岩边缘相主要表现为造岩矿物结晶粒度粗大,岩石具花岗伟晶结构,含大量围岩捕虏体,呈带状或群体分布,与接触面产状大体一致,常见红柱石复斑晶,与二云二长花岗岩相呈渐变过渡而界线模糊,属于钛铁矿系列的花岗岩。岩体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亲氧元素Sr、Ba的低含量显示出为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的特征;亲S元素Cu、Pb、Zn等尤其是Pb含量较高;Li、Sn、Be、W等酸性岩浆岩的特殊性元素含量较高,其中以Li最为特殊,比酸性岩克拉克值高十多倍。同时,从石英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钠长花岗岩,稀有金属元素Li、Sn、Be、挥发分B的含量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并在伟晶岩脉中达到大量富集,反映出随着岩体酸性的升高,稀有金属矿化逐渐加强。与伟晶岩含矿性最接近的白云母钠长花岗岩,大概率是稀有金属的含矿母岩体。
2021年03期 v.41;No.147 482-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玥;陈国辉;刘建伟;
工作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北西太阳岭至清河一带,通过土壤测量,岩石、地化剖面等工作手段,大致了解了区内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特征。基本查明了区内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情况,引起原生晕异常的构造地质体、石英脉体的分布范围及特征。本次工作共圈定出综合异常3处,圈出2个Au原生晕异常带,Au异常分布比较零散,主要集中在韧性剪切带构造断裂附近,Au异常受构造控制,主要异常以面积大强度低或面积小强度高为特征。同时加强控矿地质条件和赋矿规律的研究,开展成矿预测,总结出区内找矿标志主要有韧性剪切带内的褐铁矿化带、硅化带,石英脉以及化探Au异常。为以后在该区更深入地开展找矿和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2021年03期 v.41;No.147 487-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孟宇;邓辉;张文江;
本文以地处黄土高原西端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的大通县为研究区,根据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选择坡度、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与断层距离、与河流水系距离及人类工程活动6个诱发因素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因子,采用基于GIS的信息量模型进行危险性评价,将获得的综合信息量图划分为5级危险区: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和极高度。为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1年03期 v.41;No.147 494-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5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何超红;黎张;
威远县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受地震、降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主要灾害类型包括崩塌和滑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过去,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主要是采用人工定期采集数据及宏观巡视等传统监测手段,存在效率低、投入大、无法及时预报险情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专业监测设备的自动化监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监测预警减少了人员伤亡。本文以威远县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运用为例,从高精度的监测设备、自动化的监测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阐明了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实时、准确、及时等优势,必将广泛运用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2021年03期 v.41;No.147 500-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克全;赵禁;廖超;
通过奥维提供的HTML5卡片模版功能,与Excel批量打印相结合,不仅能实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野外采样点位信息实时数据化,也能保证批量打印出作为不可或缺的归档资料之一的纸质记录卡片。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减少因填写卡片不整洁等造成纸张浪费,为数据及时运用提供了保障。此方法已经在"四川省乌蒙山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项目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2021年03期 v.41;No.147 504-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欣;贺占勇;
初步总结了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崩塌滑坡体进行自动识别的方法、效果以及存在问题,对深度学习技术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自动识别崩塌滑坡体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多尺度移动窗方法整合影像分类器以实现目标对象的自动识别。希望本文研究总结的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隐患影像处理领域的可行性和困难能够供同业人员借鉴。
2021年03期 v.41;No.147 508-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何星;李维;唐彩瑞;谢小国;罗兵;陶俊利;田银川;陈彩玲;
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为裂隙型水合物和孔隙型水合物两种类型,利用常规的测井数据识别两种类型的水合物难度较大。本文通过研究裂隙型水合物、孔隙型水合物和普通岩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建立交会图版法判断流体性质并识别了水合物类型。研究表明,交会图版法识别效果较好,精度达到66.7%,但是对于泥岩裂隙型水合物和砂岩水层以及粉砂岩孔隙型水合物和细砂岩孔隙型水合物的识别效果较差。为了解决交会图版法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具有收敛快,精度高的蚁群算法结合交会图版法对乌丽地区的两口钻孔的水合物类型进行识别,识别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度较高,精度达到73.3%,蚁群算法能够很好地识别出水合物类型,为测井识别天然气储层识别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41;No.147 512-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正>征稿范围《四川地质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主管、四川省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季刊)。多年来,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逐渐成为了打破部门界线,反映四川地质领域发展动态的主要论坛;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地质学会会员和地学科技工作者横向交流的重要平台。《四川地质学报》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是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上网期刊,是教育阅读网,华艺线上图书馆,超星图书馆收录期刊。
2021年03期 v.41;No.147 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地勘院")组建于1996年,隶属于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20多年来,我院始终秉承着"我们永远在创业"的企业精神,广大同仁发挥地质"三光荣"精神,勠力同心、勇毅笃行、开拓创新,为国家作了大量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如今的地勘院已发展成为一家业务覆盖矿产资源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拥有一只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年产值近3亿元、独具能源特色优势的综合型地勘单位。
2021年03期 v.41;No.147 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