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质

  • 川中广安构造须家河组储层研究

    周基贤;王兴志;张帆;薛小红;

    根据广安构造须家河组钻测井及化学分析资料的研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广安构造须家河组储集岩以细~中粒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渗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物性较差,多属于孔隙型储层,裂缝—孔隙型较少。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须六段下亚段中上部,须四段主要分布在中下部;平面上须六段储层主要集中在广安构造北翼101井区附近,须四段主要发育在广安构造西北翼106井区附近。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

    2009年03期 v.29;No.99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析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某些蚀变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以东湾金矿为例

    杨怀辉;白德胜;李俊生;王佩玉;

    通过对蚀变岩型金矿床蚀变现象观察与分析,从金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行为入手,探讨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蚀变的内在联系。硅化及黄铁矿化蚀变越强金矿化一般越好,但有硅化与黄铁矿化蚀变不成矿的现象也确实存在。在成矿有利的地球化学省内,可以把硅化与黄铁矿化蚀变作为寻找金矿床的标志。

    2009年03期 v.29;No.99 257-260+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0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临沧永泉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胡光英;张世涛;姬琦;禚传源;吴俊;

    从临沧永泉高岭土矿的成矿地质、矿体分层、矿石的类型和质量特征及表生作用下矿物的转化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系统说明了永泉高岭土矿床的成因类型为风化型中的风化残积亚型矿床,属原地风化形成。

    2009年03期 v.29;No.99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拉拉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市场-品位-资源量关系研究

    张文宽;谯小平;尹国龙;杨本锦;

    根据著名的拉拉铜矿床钻孔301个,样品3145件,用13组工业指标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将结果拟合成曲线方程,对拉拉铜矿床低品位铜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铜矿资源潜力可大大延长拉拉铜矿床寿命。预测储量分布的简单方法可用品位分布模型代替储量分布模型,二者误差约4.49%,符合要求。

    2009年03期 v.29;No.99 265-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秦岭大别山段中酸性小岩体成矿规律研究

    杨红治;张魏;徐卫东;

    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集中分布在秦岭钼(钨)成矿带东段,是我国重要的钼(钨)矿带之一。矿化中酸性小岩体多是受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的复式杂岩体。形成环境从浅成—超浅成—深成相,Mo元素丰度由高—低,分为浅成—超浅成斑岩钼(铜)矿化、中—深成斑岩—矽卡岩型钼(钨、铜)矿化和浅成斑岩型钼矿化三种类型。小岩体主导的钼(铜)矿床具有明显的金属(元素)或矿物组份分带,表现为各带间金属元素含量递变及不同矿物组合按序析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

    2009年03期 v.29;No.99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盒8段储层物性特征

    林孝先;侯中健;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地层是长庆油田的重点产气层段之一。通过对盆地西北部盒8段岩心、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观察,结测井等数据的分析,对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受控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主要孔隙类型为次生孔隙和晶间孔,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值区都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南部,并且两个高值区域十分接近,是下一步勘探和开发的有利区域。

    2009年03期 v.29;No.99 27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陕西镇安青山金矿龙王沟矿区矿床成因初探

    杨忠芳;刘兴德;文海霞;

    青山金矿是在镇旬盆地北部新发现的一个金矿床。根据光片、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分析成果,对青山金矿龙王沟矿区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从而认为该矿床是一个与浅源流体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2009年03期 v.29;No.99 27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河南新密密玉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浅探

    刘超良;宋利睿;彭智博;

    河南省新密密玉是我国史书记载的名玉之一。通过对该矿术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份等方面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密玉产于古元古界庙坡山组中,属于后期热液交代型矿床,为细粒石英岩;并根据物理性质差别对密玉进行了品质分级,确定了密玉玉脉分布特点及找矿标志。

    2009年03期 v.29;No.99 28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湖南溆浦县陶金坪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郭方方;袁跃清;王万军;

    陶金坪金矿床位于雪峰山脉中段,矿化体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的粉砂质板岩中,矿化富集主要受构造控制。文章阐述了陶金坪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体)地质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2009年03期 v.29;No.99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金矿矿业权评价工作方法

    覃瑜;周存中;

    从矿床的地球化学、主要金矿物、含金建造、主要成矿期及其空间展布等方面对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论证;以地球化学测量、地质测量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结合物探和遥感作为金矿矿业权评价的基本方法。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从金矿的基本特征入手,提出金矿矿业权评价工作方法,供参考。

    2009年03期 v.29;No.99 28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

  • 柱状节理玄武岩岩体结构与结构面的分形研究

    张春芳;许模;李虎;康小兵;

    峨嵋山柱状节理玄武岩是西南地区分布的主要岩类。柱状节理玄武岩的原生建造、构造作用和风化卸荷对岩体结构和工程性状有较大的影响。节理裂隙影响岩体结构并劣化岩体完整性,分维数D能客观地表现岩体完整性特征,因而分析讨论柱状节理岩体节理面的分形特征,可以深层次的反映柱状节理岩体的工程地质特点。

    2009年03期 v.29;No.99 29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土洞的形成与发育机制及处理措施——以某机场为例来说明

    陈绍义;陈利娟;

    土洞是岩溶区常见的一种岩溶作用产物,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活动是其形成与发育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昆明某机场的岩溶发育特征为例来说明土洞的形成与发育机制。

    2009年03期 v.29;No.99 296-299+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家沟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王影;陈国辉;

    黄家沟是一条具有较强活动性的泥石流沟,对富泉集镇新址构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文章针对其基本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2009年03期 v.29;No.99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乱石岗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陈国辉;郑奎;

    乱石岗滑坡位于汉源罗卜岗新县城规划区中部,滑坡体积110.7×104m3,属大型滑坡,现今滑坡体在天然或暴雨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对滑坡形成机制进行深了入分析。

    2009年03期 v.29;No.99 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柴达木盆地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李冬玲;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大型盐类矿产基地之一。但随着当地气候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地质灾害不断加剧,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直接的威胁,并严重地影响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极轨卫星具有运行周期短,覆盖范围广的优点,以ETM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对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遥感特征分析,可对该区地质灾害现状有宏观的了解,为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09年03期 v.29;No.99 306-308+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河盆地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刘文高;谢元玉;黄大友;齐清林;

    通过分析梁河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古水文地质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列举了对铀成矿有利和不利因素,认为盆地盖层南部诸多因素决定其不利成矿,盆地盖层北部地层剥蚀严重,构造发育,具有形成砂岩型铀矿床的潜力,但不利因素决定其成矿规模非常有限。北部地区地热丰富,有利于形成热液型铀矿床。

    2009年03期 v.29;No.99 309-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FG桩复合地基工程应用研究

    廖锦;赖昕;

    简要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以工程实例说明了CFG桩复合地基在淤泥质粘土地基处理中的成功应用。

    2009年03期 v.29;No.99 314-315+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斜坡降雨入渗在Flac中模拟

    刘俊新;刘育田;甘建军;

    为了简化分析,在模拟斜坡降雨入渗暂态渗流时,通常没有考虑入渗和产流的耦合过程,通过施加流量边界或零水头边界进行地下水渗流计算,通过在FALC中利用内嵌的fish语言,考虑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的耦合以及雨向影响下斜坡降雨入渗过程,并通过算例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耦合、对斜坡孔隙水压力分布以及考虑各种雨向作用下对坡面积水深度的影响。

    2009年03期 v.29;No.99 316-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含硫化氢地质环境对钻井作业的影响

    吴何;

    在高含硫地质环境钻井作业中,硫化氢溢流给安全钻井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硫化氢的成因以及含硫地质环境的特点,并重点对含硫化氢地质环境对钻井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009年03期 v.29;No.99 320-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旅游资源与地质公园

  • 四川广元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郭建强;

    广元地处龙门山造山带北段,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铸就了广元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旅游资源,它也是地球演化的历史档案,是不可再生的、不可移动的自然遗产。2005年以来,通过系统的资料查阅和多次的现场调查,根据广元主要地质遗迹和资源分布的地质背景,对地质遗迹景观类型进行了划分研究,在资源品质、开发条件初步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建议。

    2009年03期 v.29;No.99 324-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四川大巴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色及旅游创新开发研究

    胡丹临;李晓琴;段娅雯;

    通过对四川达州大巴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色的评价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为地质公园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创新思路与园区建设的具体建议,

    2009年03期 v.29;No.99 33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地质公园产权转移的理论探析

    何勋;

    根据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议程,地质公园的建立是实现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我国地质公园数量多、等级优,然而在经营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产权界定不清、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不优化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我国地质公园的经济功能,在分析地质公园产品属性基础上,据产权和公共产品理论,结合各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阐述了地质公园产权转移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对产权转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009年03期 v.29;No.99 334-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水电开发对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研究——以紫石乡锅浪硗水电开发为例

    王兴贵;税伟;陈贞伟;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以雅安天全县锅浪硗水电站为例研究认为:锅浪硗水电开发将会造成紫石乡大、小仁烟2个村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由发展阶段初期直接进入停止阶段,紫石关、新地头2个村落则由发展阶段初期直接进入衰落阶段。研究结合紫石乡的资源情况提出了大、小仁烟村乡村旅游产品转换和紫石关、新地头村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有效整合优化的发展战略。

    2009年03期 v.29;No.99 338-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信息与数字化技术

  • SURFER、MAPGIS在地球化学图制图中的对比研究

    王会秋;彭培好;陈文德;魏叶敏;

    Surfer和Mapgis都是绘制地球化学图的常用软件,但各有优劣。研究结果表明:Surfer易于操作,而且省时,绘制的地球化学图与研究区域的大体状况相吻合;Mapgis操作的步骤较多,但是绘制出来的地球化学图能较准确、详细的反映研究区域的实际概况。

    2009年03期 v.29;No.99 342-34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南京下蜀黄土颗粒分形研究

    乔春元;韩爱民;丁长阳;

    根据分形理论,研究了南京下蜀黄土粒度分形结构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粒径和粒度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粒度组成具有分形结构。通过对下蜀黄土颗粒分形的计算,结果显示颗粒分维值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且与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粒度分维所具有的工程地质意义。最后指出粒度分维体现了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本质,可以考虑作为土体分类的一个合理指标。

    2009年03期 v.29;No.99 34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红层丘陵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与调查区划工作关系的研究

    刘宗祥;葛文彬;魏昌利;张恒;

    通过四川省东部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项目数据库建设与工程调查、规划工作方法的结合,探讨了四川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地下水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图层设置的关系,对于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后提高类似地质调查项目数据库建设的实用性提供了借鉴。

    2009年03期 v.29;No.99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遥感与化探信息在川西北地区找矿的应用

    刘桂阁;王恩德;李杰美;陈勇敢;常春郊;丛润祥;张惠玉;

    四川省西北部是我国岩金矿床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尤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在对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的认识基础上充,建立以NW、EW及近SN向的区域构造格架,优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案;结合区域化探特征建立区域遥感及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式;综合区域遥感、地质、化探信息,利用GIS进行预测选区。

    2009年03期 v.29;No.99 3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判在公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

    鲁道洪;

    以自贡市省道S305线一级公路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路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构造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水文气象特征地层岩性、断裂与地震等因素。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构省道S305线一级公路的各类地质灾害评判模型,再结合经济损失,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得出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区结论,为公路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2009年03期 v.29;No.99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PGIS的地图拼接方法

    罗伟;饶红娟;卫清;焦骞骞;

    地质工作经常需要把不同投影参数的地图拼接在一起。通过对MAPGIS的投影变换模块的深入分析,介绍了一种基于MAPGIS平台的地图拼接方法的原理、步骤,并且通过实例来加以说明。

    2009年03期 v.29;No.99 361-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验测试技术

  • 高含量钼的测试方法探讨

    段惠敏;

    根据多年的分析测试经验,总结出高含量钼的返滴定测试方法,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2009年03期 v.29;No.99 363-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地震与灾后重建

  • 5.12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中的岩体力学问题

    刘俊新;刘育田;甘建军;

    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如何及时有效的治理成为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治理中,需要综合运用岩体力学的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岩体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情况,对地震灾区地质灾害中有关岩体力学的问题进行了概述。

    2009年03期 v.29;No.99 365-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5.12”大地震对唐家河煤矿矿井涌水影响的分析研究

    罗代书;黄祥宽;王福民;

    汶川"5.12"大地震造成广旺集团公司唐家河煤矿井下涌水急剧上升;震后国家电网、广旺集团公司内部电网停电,地面与外界通讯中断。为向抗震救灾指挥办公室提供及时可靠的矿井水文资料,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曾对矿井井下涌水水量变化进行了观测。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大地震与矿井涌水量猛增的关系,对矿井充水条件及涌水的主要因素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2009年03期 v.29;No.99 368-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地震的超临界水流体退相爆发成因——以汶川大地震震中“爆裂式泥火山”场景为例

    曾明果;

    汶川地震震中"爆烈式泥火山"引发Ms8.0大地震,造成巨大破坏和惨重损失,但此多点的泥火山群场景,较2009年提名为"世界最有价值自然遗产——爱沙尼亚泥火山",更具人类解密地内超临界水流(熔)体奥秘的典型意义。5.12地震中泥火山(群)的地下深处,临震前聚集能量的超临界流体(SCW),与常态水比较,它在壳幔地体中,表明张力和粘度极低,扩散迁移能力极强;密度、热导率、电性能、比热容及对地内物质的溶解力均有成百至数千倍的差异;巨大的内能;在临瞬间爆发退相,造成体积流率达N×109m3的气流动能等,SCW的这一切自燃特征决定了他是地震的成因,也是地内壳幔中一切内生地质作用的原动力。SCW引发的地震分为三类:主震有喷发活动的汶川型泥火山-地震(包括:2009—3—18汤加浅海边气火山伴Ms7.9地震)、主震无喷发活动的唐山型(包括中源深源地震)及主要在深海喷发海啸-地震(印尼2004-12-26海啸伴8.7级地震)。SCW为高温高压热流体,它的大量运移,集聚地及临震减压排气进而退相爆发等特点,采用当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至少对浅源的SCW"看得见、摸得着",成功短临预报现实用地-空红外探测技术即可实现。

    2009年03期 v.29;No.99 371-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5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