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元路;宋林山;代俊英;
根据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构造作用过程中携带大量的能量(力),在作用于不同属性地质体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由此,剪切带构造在浅变质碎屑岩区和长英质花岗岩区中的变形特征差异较大。以黔东南地区平秋剪切带为例,厘定剪切带构造在不同尺度上表现特征,并通过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探讨该剪切带的含矿性,确定剪切带构造与该区金成矿的关系。
2017年01期 v.37;No.129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琳;闵永明;
通过收集、分析前人大量的实测剖面资料,以岩石地层为基础、生物地层为依据,对西藏色林错-它日错地区地层单元进行对比清理研究,认为1/25万区调报告中所建立的下奥陶统拉塞组应归为柯尔多组,三叠系多布日组应归为确哈拉群,并将区内白垩系重新厘定、划分为下统去申拉组、则弄组、多尼组、郎山组,上统竟柱山组,废弃了一批地层单元,统一了该区地层划分对比。
2017年01期 v.37;No.129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宋淑霞;
断层传播褶皱是断层相关褶皱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它一般形成于逆冲断层中。当断面的扩张速度小于滑移速度时,逆冲岩块运动较快,内部聚集应变能,而在断层面扩张的前方就会形成褶皱加以调节,这类褶皱称为断层传播褶皱。经过许多的地质学家研究认为这是沿断层面向上变宽的三角形分布式剪切的调节过程,而三角剪切区主要由断层的上顶点所决定。这种褶皱最早是Hardy和Ford发现并且成功的建立了此种褶皱的几何数字模拟模型。由于断层传播褶皱的形成主要受三角剪切区的控制,因此主要研究三角剪切区。
2017年01期 v.37;No.12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璐;龚福华;张争航;
苏里格气田是我国典型的致密气储层发育,苏里格气田东三区储层砂岩较为致密,对盒8-山1段储层特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岩芯观察、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分析手段,对东三区盒8-山1段的成岩作用,以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出结论,目的层段压实、交代、溶蚀、胶结作用等对研究区储层物性影响较大。
2017年01期 v.37;No.12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7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王余;丁枫;李跃;徐峰;黎琦;徐忠彪;
冈底斯西段古近纪花岗斑岩为过铝质岩石,岩石类型为I型,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该岩石具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发育,交代结构非常显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轻稀土富集型,Ce负异常,中等负铕异常,整体上表现为富Rb,Th,K,Ce,Hf,Sm,而亏损Ba,U,Ta,Nb,Sr,P,Ti等元素。岩浆源区可能存在俯冲板片流体或熔体的交代作用,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斜长石、碱性长石及磷灰石有可能发生了结晶分离作用。花岗斑岩岩浆形成于火山弧环境,角闪石为主要源区残留相,是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2017年01期 v.37;No.12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何鲤;李幸运;李斌;谷志东;施强;冉飞;
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寒武系底部黑色段剖面的实地考查、测制,结合钻井研究厘定了筇竹寺组与沧浪铺组的分界线,认为盆缘寒武系底部黑色段的筇竹寺、牛蹄塘、水井坨组与可比的长江沟组、青坪组、沙滩段属同一层位;重庆东南秀山一带杨家坪组,仅相当峡区的水井坨组底部;确定了石牌页岩是仙女洞段灰岩的相变。通过研究地层厚度,计算了砂/地比、灰/地比,根据层序、层理和各种浅水构造重塑岩相古地理。在全盆地圈定了深水陆棚、浅水陆棚及滨岸体系及滨岸三角洲分布区。为该区页岩气藏勘探提供了参考。
2017年01期 v.37;No.129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史俊波;汤鸿伟;陈琳;张思山;安煜;杜建军;
库库郎达坂岩体位于新疆叶城县西合休乡麻扎达拉沟北约10km的库库郎达坂一带,该岩体的主体岩性为灰色细粒石英闪长岩,SiO_2含量56.05%~63.02%,Al_2O_3含量13.97%~15.27%,Na_2O含量为2.0115%~3.376%,里特曼指数σ﹦1.28~1.83,小于3.3,为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REE=111.53~145.54ppm,轻稀土含量LREE=98.31~129.91ppm,重稀土含量HREE=13.22~15.63ppm,稀土元素中∑LREE/∑HREE=7.44~8.31,属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无明显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该岩体形成于碰撞构造环境。
2017年01期 v.37;No.12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杰;李承栋;史俊波;邵刚强;
江西银山矿床是一个与火山—次火山有关的多金属热液矿床。通过对其黄铁矿的化学成分特征表现出西山-九区具有富集Cu、Au(Ag)、Bi、Se的特点,向南北两侧黄铁矿中Pb、Zn、Ag、Te、Sb等元素增加,具有亏(损)硫现象;黄铜矿的化学成分特征表现出九区含As、Co比较高,贫Zn,银山区黄铜矿富Ag、Zn、Bi、Te、Ni。
2017年01期 v.37;No.12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尹川;邓洪军;刘图强;官厚江;
菜园子金矿为一构造蚀变岩型铜金矿床,矿体主要受地层及一组南北向层间破碎带控制,通过对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分析,总结出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2017年01期 v.37;No.129 44-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张治波;李丽荣;刘号明;田浩;曹姝璐;宁强强;
PQ油田延长组长6砂岩是主要的储集层,通过对长6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建立其成岩演化序列,划分成岩阶段,研究孔隙演化。结果显示,研究区砂岩的成岩作用异常强烈且类型较多,长6储层原生孔隙大量消失的因素是压实、压溶和胶结作用,使地下酸性流体失去流动能力,导致溶蚀作用较差,储层致密。长6油层砂岩成岩阶段目前已处于晚成岩A-B期,砂岩原始孔隙缩减到粒间孔的保存,最后发育为各种溶蚀孔,属于低渗—特低渗储层,
2017年01期 v.37;No.129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包昆;
六股水磷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部,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但研究程度较低。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磷矿层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麦地坪组第二段中下部碳酸盐地层中,被区域性断层及两条次生断层切割为三个矿段。矿石主要为磷块岩,包括砂屑、砂屑凝胶及砂屑粉至细晶等结构。在早寒武世浅海海退序列次级海进旋回中,相对稳定的中—低能浅水环境下浅水搅动使磷质颗粒化,然后经盆内迁移、簸选,在不同能量的环境中再聚沉,再经历生物化学一化学聚沉一再沉积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生物化学聚沉型矿床。
2017年01期 v.37;No.129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王子正;范文玉;郭阳;杨斌;李富;周邦国;
最新地质调查发现,角砾岩型铁矿在滇中地区广泛分布。通过对黑箐角砾岩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进及成因初步研究认为,该类矿床主要与800Ma-1000Ma的中基性岩浆作用相关,成矿分为四个阶段:隐爆角砾岩成矿阶段,富铁岩浆分异阶段,第三期岩浆侵入破矿阶段以及最后风化作用砂土状铁矿成矿阶段。该类型矿床很可能属于IOCG矿床的一个子段元。
2017年01期 v.37;No.12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侯蕊娟;杨帅;
西藏那曲县尤卡朗铅银矿床位于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结合带北侧,矿体赋存于中侏罗统马里组中,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成、结构构造特征、围岩蚀变以及硫同位素、矿石均一温度特征分析,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岩体和地层,认为该铅银矿床是与中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铅银矿。
2017年01期 v.37;No.12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陈田华;
通过对川北铀矿田主要地质特征、铀矿化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区内铀矿成矿规律、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矿床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后生和表生等几个阶段,是多阶段地质作用的产物。同时结合前人工作资料,对工作区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及找矿潜力。
2017年01期 v.37;No.129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杨远萍;
攀枝花-西昌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矿带,也是世界上同类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攀西白马钒钛磁铁矿夏家坪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康滇地轴"中段,地跨康滇地轴深断裂系的安宁河深断裂带;沉积岩在矿段内不发育,而侵入岩分布广泛,白马钒钛磁铁矿岩体为基性岩体。钒钛磁铁矿不仅是铁的重要来源,而且伴生的钒、钛、铜、钴、镍、硫等多种组份,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
2017年01期 v.37;No.12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刘成;卿德林;毛晓冬;
乌斯河铅锌矿床位于金口河官村坝远景区中,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期、主成矿期、成矿后期,其中主成矿期可划分成2期,分别形成铁-锌矿石和铁-铅矿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成因为典型的MVT铅锌矿床。
2017年01期 v.37;No.129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邓小俊;秦飞龙;
金红石矿床含矿岩系为前震旦系会理群淌塘组一套凝灰质千枚岩,原岩为以沉凝灰岩为主的基-酸火山-沉积碎屑岩,经历了成岩变质作用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火山-沉积碎屑岩是钛的主要来源,变质作用是主要的成矿作用。其成因类型为中低压区域变质型金红石矿床。
2017年01期 v.37;No.129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廖荣峰;张洪;李兴平;孟宪武;王海军;
川西南龙王庙组气藏主要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气藏,经历了早期古油藏发育、晚期裂解及后期调整等多个成藏期次,现今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结合实钻分析认为:川西南地区溶蚀孔隙型储层分布、油气侧向封堵条件是龙王庙组成藏主控因素;井研—威远、资阳西北部是寻找构造—岩性气藏的突破目标区。
2017年01期 v.37;No.129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马飞;田新文;
卡恰金矿位于化探Au、As、Sb异常浓集中心,受断裂控制;金矿(化)体分布于下—中石炭统所夹火山岩中,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主要为含金黄铁(褐铁)矿化破碎蚀变安山岩,矿化蚀变强度与金矿(化)体品位正相关。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分支脉状,厚度变化大,品位不均匀,属低品位金矿床。该矿成因与火山作用、构造作用和低温热液蚀变关系密切。
2017年01期 v.37;No.12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孙建峰;乔向阳;马强;
山西组山2段储层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145井区上古生界主力产气层。通过储层孔隙特征结合孔吼结构对该储层孔吼特征进行研究表明:(1)根据压汞曲线形态及相应的定量参数,可将山2段储层孔吼结构分为四个类型,其中I类(低门槛压力-粗喉型)及Ⅱ类(中门槛压力-粗喉型)是该区有利储层的主要孔吼结构类型,对应的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是目的层有效砂体主要的孔隙类型;(2)压实和胶结作用在山2储层广泛发育,是造成孔隙吼道堵塞的主要因素,而溶解作用对次生孔隙的形成和孔吼结构的改善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2017年01期 v.37;No.129 87-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陈首;
在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新疆沙湾县南山温泉的热源通道、入渗通道,讨论其成因机理和开发利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热资源受断裂构造控制,出露温度为31.7-50.6℃,以深部区域酸性岩体为热源,以斯勒格达坂张扭性断裂和张性导水断裂为导热、导水通道,多条断裂(裂隙)带控制着沙湾县基底构造及地热资源展布。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水文、物探及地热资料基础上,通过对断裂构造特征研究,分析温泉县地热资源的形成背景、赋存条件、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勘探及开发地热资源提供依据。
2017年01期 v.37;No.12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侯谦;钟康惠;侯万雄;
重力滑覆运动在煤矿富集区较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丰富的褶皱组合及动力变质岩的出现。按前人研究,地壳的拉张、挤压、剪切均可形成重力滑覆运动,其多形成于地壳的浅层。其主要地貌表现有逆冲推覆体、褶皱推覆体、滑脱构造、飞来峰、古滑坡、岩片等。根据所处环境、地层关系、岩石性质、形变特点、运动特征、滑距滑速、滑面成因和形变机制等八个因素,可将煤田中的浅层重力滑动构造进行分类(王桂梁,1985)。以西藏马扎拉整装勘查区其中一矿区为例,解析由岩浆底辟作用造成的重力滑覆运动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意义,为矿产勘查提供参考。
2017年01期 v.37;No.129 96-9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付文博;杜光远;王凌晔;常安代;
针对一些灾害评价模型过于复杂,影响因子选择过多的情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工程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地形起伏度4个因素作为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因子。以金沙江上游白玉至巴塘段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基于信息量模型,分析不同因子对滑坡地质灾害的敏感性,并利用信息量值绘制出滑坡灾害敏感图。结果表明,滑坡灾害点分布与敏感性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评价方法可对类似金沙江上游这样的山地区域性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价提供思路和参考。
2017年01期 v.37;No.129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张亮;陈练武;
磨子沟在2010年7月陕南特大暴雨后发生泥石流,引发多处滑坡,部分居民房屋被摧毁;大量碎石、泥砂堆积于沟口,造成公路堵塞。现在沟内依然有大量松散物源,存在泥石流隐患,威胁沟内居民点及公路。采用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结合现场勘查,分析磨子沟泥石流形成条件、类型、发育特点及危险性,为地质灾害避险及治理提供地质依据。
2017年01期 v.37;No.129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明磊;王明闪;张少赓;
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依据2013年卢氏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阐述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育特征以及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为有效预防灾害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017年01期 v.37;No.129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喻文亮;刘楚晴;李阳;范如海;
广西资源花岗岩矿山的开采,对地下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等影响较大,针对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环境问题,具体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以达到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
2017年01期 v.37;No.129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高攀;易加强;谢航;
通过野外调查详细分析了芦山震区大田坝崩塌的地质环境背景以及发育特征,阐明了崩塌体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最后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措施。
2017年01期 v.37;No.129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何学勇;
尾矿坝运行期间,坝体和坝基渗水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确定坝基渗透量,并对坝基渗漏进行处理尤为重要。以甲玛沟尾矿坝为例,该尾矿坝位于高寒冻土区,采用"中线法"修筑,依据坝址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渗透特性,针对坝基渗透量、渗透变形类型、临界水力比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坝基渗透进行定量评价,进而提出相应的渗透处理方案。
2017年01期 v.37;No.129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雷育宾;
基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论述了新疆十三师镜儿泉钼矿的水文地质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等三种类型。地下水来源于主要为南部山区的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排泄以浅埋带蒸发、侧向径流、人工开采为主。研究成果为矿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2017年01期 v.37;No.129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杨绍平;邹渝;牛玉珍;牟江天;邹立;
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有专业针对性的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其提升办学条件的关键,本课题针对校内实训基地内涵界定、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培养目标及技能要求、探讨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可供相关专业借鉴。
2017年01期 v.37;No.129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王昌南;严利伟;杨光源;余祥龙;唐高林;梁鲸;
通过对柏香林铜矿床变沉积岩和变基性火山岩围岩稀土、微量元素分析显示,二云石英片岩稀土配分型为右倾型,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Eu/Eu*=0.43~0.30,平均0.3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Hf),与大陆地壳基本一致;黑云绿泥透闪岩的稀土、微量配分较为平坦,(La/Yb)N平均1.57,无明显Ce(Ce/Ce*平均0.88)与Eu异常(Eu/Eu*平均1.01)。综合分析认为,里伍岩群变沉积岩与变基性火山岩很可能形成于统一的弧后盆地构造背景,弧后盆地岩浆活动在其沉积过程中携带来丰富的金属元素,为江浪穹窿富铜矿床的发育奠定了物质条件。
2017年01期 v.37;No.129 133-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云鹤;陈友良;孙泽轩;
根据当前无人机的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现阶段地质找矿数字化的普及与安全生产的要求,通过利用无人机稳定低空摄像技术和遥感灵活及时传达数据的能力,在地质填图、钻探施工、地质成图等方面进行尝试性应用,有助于提升地质认识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全生产作业,并探讨了无人机与目前前端科技结合在地质生产的应用前景,具有借鉴作用。
2017年01期 v.37;No.129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赵禁;金立新;胡朝云;徐克全;潘路;
以四川省岳池县黄龙乡贡米为例,分析贡米营养品质、元素组成,探讨地球化学元素指标对黄龙贡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合表层土壤元素指标的分布、地层分布推断出适宜高品质贡米种植的区域,为贡米农业规划服务。
2017年01期 v.37;No.129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禁;金立新;徐克全;徐洲;张华;包雨函;刘晓波;郑永军;时章亮;王俊;
烟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前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次工作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烟草的质量评价体系并将烟草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与元素指标建立了联系。运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烟叶的主要构成元素、烟叶对元素的富集、元素对品质的影响,结合土壤中元素的分布特征,推断出优质烟草产区分布,以达到地球化学为农业规划服务的目的。
2017年01期 v.37;No.129 149-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周志雄;
聚氨酯堵漏材料是一种快速堵漏浆液,在水工建筑和地下工程防渗堵漏以及矿井加固堵漏等方面应用广泛。由于其遇水固化反应时间短,一般需借助灌注器注射浆液,传统聚氨酯孔内灌注器不可循环注浆,现设计一种与S75配套的绳索取心聚氨酯孔内灌注器,欲实现不提钻循环注浆,以便有效解决大裂缝漏失性地层的漏失问题。
2017年01期 v.37;No.129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