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尚品;朱国宝;
哈热地区出露的遮拉组地处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中段,据剖面岩性特征将遮拉组划分为两个岩性段,其内化石类型丰富,采获有双壳、箭石、菊石、海百合茎等,生物特征将遮拉组时代限定在中侏罗世卡洛夫期-晚侏罗世基末利期。遮拉组中火山活动较频繁,该套地层为火山活动构造背景下的浅海相沉积环境的产物。岩相特征显示该组为潮坪相及浅海相,其中浅海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喷溢-沉积相,陆棚相等亚相。遮拉组物源主要来源于印度陆块以及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早期的沉积物,属次稳定型裂谷盆地,且存在从稳定到次稳定的演化趋势。
2022年S2期 v.42;No.51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朱国宝;杨剑红;
藏南边坝地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岩浆岩带,见呈岩墙群状广泛分布的辉绿岩脉,辉绿岩侵位于侏罗系地层中,普遍发育蚀变特征。辉绿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分异指数平均值30.66,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较弱—中等,过铝指数(A/CNK)平均约0.64,属于偏铝质岩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弱富集,原始岩浆岩中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不明显,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曲线平缓并整体右倾,轻稀土弱富集,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指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不甚显著性,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富集,Sr、K弱亏损,高场强元素Nb具弱亏损,可能具有壳源物质混染作用。辉绿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反映了新特提斯洋扩展阶段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与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裂谷有关。
2022年S2期 v.42;No.51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胜刚;
为了研究四川省筠连矿区大雪山矿段的地质构造条件对该区煤层赋存条件的影响,本文论述了该矿段地质构造的方向、展布距离、产状、影响范围等,并通过简要的构造应力分析,论证了该矿段地质构造对煤层的影响进行。总体来看,该区构造复杂程度中等,褶皱、断层不发育,隐伏断层较发育,切割浅部煤层,对深部煤层影响不大。
2022年S2期 v.42;No.51 14-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野;文俊;
铌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我国铌资源较为丰富,但品位较低、选冶困难,对外依存度高于90%,我国铌矿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本文综合分析铌矿资源分布、矿床类型、供需形势和勘查开发现状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铌矿勘查开发建议。建议今后我国应立足常见矿床类型,研究新的找矿方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加大国内勘查力度,增强铌矿资源安全自我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对国内铌资源的选冶技术攻关,力争实现高效回收利用;稳固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国际合作,实现矿业贸易多元化发展,增强铌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2022年S2期 v.42;No.51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丁舒婷;黄毅;张烨毓;王海波;曹茜;
近年,大量研究发现有机质孔的发育特征与有机质类型密切相关,本文系统总结了我国海相五峰-龙马溪组、陆相沙河子组页岩层系的有机质类型及相关孔隙特征:①海相页岩中现存的有机质成分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真菌以及疑源类;②多细胞藻类和固体沥青相关的孔隙比较发育,且通常成群出现,连通性较好;③单细胞藻类和笔石相关孔隙不发育,且规模通常又较小,主要为几十nm的孤立孔隙;④陆相页岩现存的有机质成分主要包括镜质体、惰质体以及固体沥青;⑤镜质体和惰质体整体孔隙不发育,仅发育少数分散的有机质大孔,而固体沥青相关的孔隙比较发育,但固体沥青个体孔隙发育程度存在差异。
2022年S2期 v.42;No.5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章永江;邓国仕;唐业旗;陈利娟;金泰;李富;
普格县属于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结合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及地方政府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在此基础上,对普格县黑水河断裂带附近具备开采条件的ZK12探采结合井进行成井利用,解决800多人缺水群众饮用水困难。
2022年S2期 v.42;No.5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卢君勇;张芹贵;邓海兵;刘辉;赵福;
峨眉山市温泉开发与旅游地产相配合,在峨眉山后山及龙池镇附近因地理位置、海拔高度、自然风光独特优势,地方政府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大力开发地热温泉项目。本文通过在龙池镇苦蒿坪附近构造部位、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探讨龙池镇地热温泉形成机理与开发条件,为后续地热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建议。
2022年S2期 v.42;No.51 56-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徐洪恩;
列出了矿坑涌水量预测中解析法的潜水、承压水与承压—无压大井法计算公式及潜水完整井的计算过程,对每一个计算参数的选取与使用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参数的选用上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对做好矿区水文地质中的矿坑涌水量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2年S2期 v.42;No.5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锐;张超;
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是矿山水工环工作的重点。不同的矿山具有不同的边界条件,条件不同计算方法不同,按照《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DZ/T0342—2020),有6种基本方法。以西藏某露天矿为例,通过野外收集的有关水文地质参数,进一步作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建立模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水均衡法,进行露天矿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为详查阶段的地质报告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计算结果比较切合实际。为同类型的露天矿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提供一种案例参考。
2022年S2期 v.42;No.51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曹水合;吴新明;曾文钊;徐永军;
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典型退化灌草地生态系统,通过生态地质调查方法,分析了主要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应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最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出符合区域实际的生态修复方案。结果表明:①工程挖损、压占破坏是灌草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主要诱因,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进而产生沙尘天气频现、人居环境恶化等生态效应;②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等级为好-较好的区域宜采取封育保护、自然恢复等生境恢复措施,等级为差-较差的区域需采取地形改造、防风固沙、土壤培肥、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措施。
2022年S2期 v.42;No.51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李祥涛;李代忠;卢睿冬;
矿山开采活动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势必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和影响。以峨眉山市矿山情况为例,分析了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水土环境污染、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生态环境破坏类型,同时,以峨眉山市8个矿山为例,探讨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2022年S2期 v.42;No.51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杨涛;刘丹珠;刘萍;
鹰潭市花桥水利枢纽初步设计勘察对导流隧洞围岩进行了工程地质详细分类,其分段分类成果与施工揭露地质条件一致,为隧洞支护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本文分析了花桥水利枢纽工程导流隧洞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过程;初步总结勘察中需注意三点:①分析隧洞洞址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布置勘探工作;②根据围岩工程地质详细分类需要,取得特征参数对勘察进行质量控制;③利用多种勘察方法综合分析获取特征参数进行围岩评分。
2022年S2期 v.42;No.51 79-8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豹;周天游;王海波;熊松;杨乃康;安晶潭;张开江;
在收集控制性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竹林滑坡的影响因素和变形破坏模式,采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得出滑坡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根据滑坡的发育特征,拟采取分级支挡措施进行防治。
2022年S2期 v.42;No.51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立;赵正宝;闫胜;闫宗平;
研究区域属于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对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研究是必要的。本文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分析区域构造稳定性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采用现场实地踏勘、卫星航片及无人机等技术调查区域内地质灾害分布;对地质灾害点进行观测和访问,调查当地居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对地质灾害活动痕迹进行观测,确定地质灾害引发因素;从区域地质条件、基本环境条件和诱发因素等方面建立区域内泥石流、崩塌、滑坡三类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打分法获得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信息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综合得分,评判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展趋势。本研究方法能够圈定严重威胁地质灾害区域,为预防地质灾害提供指导。
2022年S2期 v.42;No.5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孟旭;杜冬冬;
雪康村崩塌所在斜坡地形陡峻,地层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斜坡岩体被南西向裂隙和南北向裂隙切割成整体块状,且控制结构面已大部分贯穿,加之地处高原山区,受到昼夜温差、冻融作用的影响,表层岩体风化破碎,具备发生崩塌的条件,且存在易发程度高、活动性强、潜在危险性高的特点。根据对孕灾条件、变形特征、稳定性及发育历史的调查与研究,雪康村崩塌具有破坏范围广、崩落距离远、运动速度快、破坏冲击力强等特征,一旦再次变形破坏,可能对坡脚居住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根据崩塌区危岩的分布特征,结合威胁对象与地质灾害体的位置关系,并充分考虑治理工程的施工条件及可行性,建议采取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22年S2期 v.42;No.51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虞茂奎;刘洪;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东经104.90°)发生6.0级地震。为研究地震前后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特征,针对整个长宁县的地质灾害进行区域性的现场调查,并采用origin软件对地震前后地质灾害的分布及破坏特征进行一定的分析。分析认为:地震对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的诱发作用明显,震后地质灾害点数量显著增加;新增地质灾害点与地震的水平加速度方向、斜坡的形态、距震中的距离、地震烈度的大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研究长宁县及四川省类似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发育规律提供重要参考,为县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S2期 v.42;No.51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周毅;孙喜丽;赵杰;
稀湿沟滑坡是大渡河流域较为罕见的特大型切层基岩老滑坡复活,通过测绘、勘探和物探等手段,对滑坡区进行工程地质分析,结合有限元法预测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发展趋势、形成机制和复活机制,为该类滑坡治理提供依据。
2022年S2期 v.42;No.51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葛海龙;席书娜;赵志敏;
2021年8月21日,贵州省水城区煤洞坡组发生顺层岩质滑坡,方量约13.5×10~4m~3,基于现场调勘查和无人机倾斜摄影,对滑坡的变形过程、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斜坡岩土结构及地形地貌为滑坡提供了基础条件,滑坡地下井巷开挖及地上设施修建等人类工程活动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强降雨为滑坡启动提供了诱发条件;其失稳模式可以描述为蠕滑-拉裂-滑移模式。
2022年S2期 v.42;No.51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吴新明;曹水合;张乐乐;
2018年10月10日和2018年11月3日位于西藏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先后发生两次特大型滑坡,并两次形成堰塞体阻断金沙江,最终形成堵溃灾害链。本文通过系统调查、应急勘察和全过程动态推演分析方法,对白格滑坡成因机理和残留体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滑坡区地处金沙江缝合构造带,断裂构造密集发育,岩体破碎;②滑坡物质主控岩性为蛇纹岩、炭质板岩和片麻岩,滑带土为蛇纹岩风化物和炭质板岩风化黑色淤泥质土;③滑坡残留体的变化趋势总体上是渐进解体,裂缝区逐渐向外围扩展,K2残留体具备整体失稳可能。
2022年S2期 v.42;No.51 114-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秦威威;
通过对切坡建房引发地质灾害类型、分布特征、发育特征、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切坡建房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和后续农村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2022年S2期 v.42;No.51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朱晓龙;
本文以新龙县和平乡竹青村洛西小组滑坡为研究对象,从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变形机制分析、岩土体力学参数分析反算、稳定性计算分析及治理方案比选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四川省三州地区的浅层土质滑坡类的滑坡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022年S2期 v.42;No.51 126-129+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越;
盐边县隶属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四川西南角,攀枝花最西端,凉山州西部,紧邻云南昭通,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及其与滇藏“歹”字型构造中段复合部位的中段。县内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山谷相间,盆地交错分布,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县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呈树枝状展布,雅砻江从县境东部由北向南纵贯,为区内主干河流,雅砻江主要支流为安宁河和鳡鱼河。境内地势高陡,切割深度较大,沟谷较短小,沟床坡降较大,受狭窄河谷条件限制,急剧汇集的大量地表迳流容易形成洪峰流量,河谷洪水位急速上升而造成洪水发生,同时也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展对盐边县银家河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对研究盐边县及周边区域地质灾害的发生发育规律,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022年S2期 v.42;No.51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刘定霞;
2020年8月,沐川萧洞飞虹发生崩塌,属高位中型崩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其崩塌的地质特征和计算结果,确定了萧洞飞虹崩塌的破坏模式为滑移-倾倒式,形成机制为近水平岩体先发生滑移,后出现倾倒破坏。同时,定量分析了崩塌的稳定性,提出了针对此类崩塌的重点采取加固基座、排水防护等措施。
2022年S2期 v.42;No.51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刘爱明;赵欧阳;吉锋;赵平光;高翔;
高田滑坡位于夹江县,区内地形变化大,沟谷切割强烈,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受强降雨影响,滑坡体局部发生蠕滑现象。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调查等方法,在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论证了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田滑坡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剖面山呈“陡-缓-陡-缓”形态,滑体平均厚约7.0m,体积10.92×10~4m~3,属中型滑坡。滑坡基岩为白垩系粉砂质泥岩,滑面为岩土基覆面,从变形破坏特征看,滑坡总体上属于滑移-拉裂型、牵引式滑坡。根据极限平衡方法,滑坡在自重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自重工况下属欠稳定状态,需采取防治措施治理。
2022年S2期 v.42;No.51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李洪;舒洪平;徐鑫;肖易川;郑伟;
在地灾野外巡排查工作中,对覆盖层较小的坡体结构斜坡,通常会认为其坡体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地质灾害,不予重视,造成了本可早发现、早预防的地质灾害,而没提前予警,造成了较大损失,本文通过对峨眉山市普兴乡仙牙村4组枞树林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坡体结构、形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揭示了该类斜坡的重要形成机理和主要诱发影响因素,对该类斜坡宏观定性认识、稳定性分析评价、勘查、设计的治理方案选取均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2022年S2期 v.42;No.51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刘腾;张文;刘民生;
工程活动进入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寒山区泥石流灾害表现出突发性越强、破坏力越大及形成机理越复杂等特点。本文结合西藏那曲地区某泥石流沟形成条件、冲淤以及堆积物特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位于高寒山区泥石流发育特征,详细分析了风化崩解物源的启动过程及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高寒山区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明显受气候和地形地貌影响,与内地泥石流相比,大多堆积有丰富松散固体物源,地形地貌较为陡峭,水力条件是泥石流形成最重要因素。
2022年S2期 v.42;No.51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厉成武;
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震后G544线川九路白水江流域两岸泥石流灾害风险增加,主要表现为坡面泥石流数量和规模增加,沟谷型泥石流松散物源增加。为查明震后白水江流域两岸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对拟建的G544线川九路(县城—沟口段)的危害,通过现场调查流域内公路沿线泥石流沟地形、松散固体物质、水动力等条件,结合现场试验,查明了流域两岸泥石流沟发育分布特征,对典型泥石流沟的流速、一次冲出量等重要参数进行了计算,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根据泥石流的治理原则结合当地多年来治理泥石流的丰富经验,对沿线泥石流的治理提出了跨越工程、排导工程、管理和养护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近几年的观测表明治理效果显著。
2022年S2期 v.42;No.51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蔡源铭;喻文亮;李小鹏;
本文以江西省德兴市铜矿尾矿库建设项目为例,在结合该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分析预测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评估了其危险性大小。结果表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现状地质灾害中等-强发育,危害程度小,综合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建设用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根据本工程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评估区划分为次重点防治区。综合考虑本项目建设引发和可能遭受的各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难度不大,投入适当的工程处理可予消除。
2022年S2期 v.42;No.51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刘小雨;黎文甫;陈蓉;
近年来川中丘陵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内人口密集,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遥感影像视角宏观且全面,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工作的思路及方法进行研究。文中重点分析了川中丘陵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提出了适用于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遥感重点解译区划分方法,针对川中丘陵地区多发的滑坡、崩塌构建了遥感解译标志。研究区安岳县位于川中丘陵中部,通过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及实地验证,区内灾害实际发育情况与解译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思路及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为川中丘陵地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工作提供参考。
2022年S2期 v.42;No.51 161-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肖敏;邓波;刘君;
石墨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广泛应用各行各业。随着科技创新,石墨烯在人工智能等高精尖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石墨矿也随之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在老碾开展自然电场法、音频大地电磁法探寻石墨矿体,采用自然电场法圈定异常平面分布范围,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确定异常深度,为钻孔布设提供依据,提高见矿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2年S2期 v.42;No.51 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杨代彬;皇健;武斌;余舟;丁力;
在现今城市地铁建设活动中,隧洞盾构振动施工,常常会对隧洞四周(特别是隧洞上方)地下介质造成影响,形成规模大小不一的脱空、疏松、空洞等地下病害体,严重威胁社会交通安全。本文主要通过微动勘探技术,对地铁施工后道路路面进行快速检测,以期快速查明隧道上方因盾构施工造成的地下病害体(严重疏松、脱空与空洞),为后期治理提供详细的物探基础资料,保证社会交通安全。
2022年S2期 v.42;No.51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远飞;马成兵;齐洋洋;
本文通过地形测绘、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等方式获取某塌陷区塌陷前、后高程点云数据,利用GIS软件生成塌陷区原始和现状高程DEM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获取塌陷区各单元格顶底高差H_i,再乘以单元格面积得到每个以像元为底的小柱体体积V_i,再通过对塌陷区所有以像元为底的小柱体体积求和计算出塌陷坑体积V_Ω,将该技术应用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某地地面塌陷治理工程中塌陷坑体积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实际应用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塌陷坑体积计算、同时也适用于土方平衡计算。
2022年S2期 v.42;No.51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邹俊;武斌;刘义;艾力丰;陈宁;
本文通过在西南山区输气管道沿线进行长期遥感技术监测,分析监测区的地表形变速率图及时序趋势图,并对大形变区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和验证,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2处。同时总结了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及诱因分析,提出后期监测及巡检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线养护和治理方案提供有效支撑。
2022年S2期 v.42;No.51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杜冬冬;孟旭;于欢;谢沁芝;
在建设绿色矿山、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矿山企业由露天开采转型地下开采后的矿山安全生产评价尤为重要,本次针对矿山露天采坑回填过程对地下矿洞稳定性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应力分析得到一种矿洞稳定性验算方法。主要思路是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得到矿洞周围各点的主应力σ_1、σ_3分布状态,利用岩土力学中的Mohr-Coulomb理论准则分析巷道结构复杂的应力状态,借鉴前人定义的力学控制指标,通过控制指标可以简单有效的分析矿洞结构的稳定性,为地下开采施工及运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2022年S2期 v.42;No.51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成立于1978年,现隶属于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冶金部四川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地质科学研究所、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查局科学研究所、西南冶金矿产勘查开发院,2001年随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属地化而更为现名。从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的曾用名就可窥见其发展历程,从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出发,始终坚持深耕矿产勘查领域,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地质找矿、地质勘查、地矿试验、矿山设计及矿业开发总承包的矿产勘查开发“一站式”技术服务商。
2022年S2期 v.42;No.51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增达;
<正>追寻远古,能人变智人,二三百万年石器。回望上古,三皇传五帝,五六千年青铜,再看中古,夏商到春秋,三四千年铁器,近古乃至当代,矿产使用更为宽广。从猿猴到现代人,人人用矿产资源。从天地洪荒启游牧生活,渡农耕时代,再到工业文明,代代享矿产资源。从衣食住行到潜海航天,业业需矿产资源。衣紫腰银、钟鸣鼎食、立锥之土、攻玉以石、积玉堆金、铜墙铁壁、饮水思源…等等无不关乎矿产。天地赐资源,养人人而有乐,深山藏财富,利代代还不骄。
2022年S2期 v.42;No.51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舒晗;
<正>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常常去外婆家里玩,那时我最喜欢听外公讲他出野外的故事。故事里的世界离我总是很遥远,是新奇的,是充满挑战的。外公经常出野外,而且一去就是几个月,偶尔回来一次,我就拉着他给我讲故事。到现在依旧记得外公当年跟我讲的野外故事,讲他第一次出野外走上了悬崖却迟迟不敢走下来,讲他在无人区遇到了狼,讲他在野外只能吃炒面、吃干巴巴的饼……,年幼的我还天真地以为外公出野外是过好日子,心想“天天吃炒面多好啊,谁爱吃菜啊”。
2022年S2期 v.42;No.51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正>上天寻宝,望瑶池雪漫,玉虚云阔。越炙热苍茫大漠,凄冷寂寥深豁。荡气生风,排山拨雾,八骏飞缰脱。惊嗟阿母,穆王千载重谒?三界尘外交心,锤敲碧宇,众神疑谁说。叹绝粮饥餐乱石,断路野营冰窟。矿脉金黄,铁军气旺,骨血皆鲜活。胸怀团火,总时时梦魂夺。
2022年S2期 v.42;No.51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斌;
<正>小的时候,听到《勘探队员之歌》时候,感到勘探队员的工作是多么高尚,于是想自己长大了—定要成为—个地质勘探队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的高考志愿全部填的地质学校。苍天不负有心人,我被当时称为“成都地质学院”的大学录取。我学的是地球物理专业,当我看到悬挂在宿舍楼前“欢迎你未来的物探工程师”的那条横幅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工程师在我心中的位置特别高,当时在我心中,工程师就等于科学家,甚至我工程师瓦特不就因为蒸汽机而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吗?我梦想成为工程师,成为科学家!
2022年S2期 v.42;No.51 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