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静;肖先煊;许模;李兆峰;
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的认识可为地下水环境及饮用水安全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车马碧水库引水隧洞近场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水文地质调查和分析基础上,选取33组水样进行水化学测试,并从中抽取22组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测定。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图、离子比例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研究区地下水离子组分来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含水层岩性影响,主要水化学类型分别为HCO_3-Ca·Mg型、HCO_3-Ca型;支洞水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阴离子由HCO_3~-型变为SO_4~(2-)型。水-岩作用在各离子来源中占主导作用,K~++Na~+和Cl~-主要来源于盐岩和硅酸盐的溶解作用,Ca~(2+)、Mg~(2+)、HCO_3~-、SO_4~(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中方解石、白云石和盐岩中石膏的溶解。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在阳离子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碳酸盐、硅酸盐和盐岩、大气降水对研究区内水体的化学组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4.44%、15.41%、40.17%。这为研究区地下水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3年04期 v.43;No.156 638-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继;杨磊;李宝玉;司晓芳;王俊;
勘查表明,阳新统岩溶含水层上距C_(25)煤层0.20~9.48 m,平均3.19 m,为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关系到未来煤矿生产安全、煤炭地下气化选址以及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利用勘查进行水文地质钻探结合地面调查资料,对勘查区北部阳新灰岩上部岩溶发育情况以及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阳新统地下水沿倾向径流可能性小,沿岩层倾向水力联系弱;推测深部地下水补给区在勘查区南部二郎坝向斜南扬起端,地下水沿走向径流,在九溪河和赤水河沿岸排泄。
2023年04期 v.43;No.156 648-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勇;胥慧;
香榭兰庭项目基坑深为7.5~10.7 m,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新客站片区,属于三级阶地,为典型的膨胀土地区。结合成都地区对水平位移的要求,重点采用门架式双排桩支护结构,避免设置内支撑,施工进度显著提高,为后序施工提供方便。介绍了单排悬臂桩与双排悬臂桩+桩间网喷设计与应用,结合基坑开挖工程中监测数据结果进行验证与分析,对同类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2023年04期 v.43;No.156 652-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肖进;胡林;达娃;王维;洛松群培;单增卓玛;
拉萨市城关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通过对城关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测绘,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83处,其中泥石流38处,崩塌37处,不稳定斜坡5处,滑坡2处,岩溶崩塌1处;对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城关区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多,点多面广、密度大,分布不均衡,呈线状、带状分布;地质灾害多发生在6~8月,与降雨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相关性,强降雨成为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2023年04期 v.43;No.156 657-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民生;黄紫琪;董义;吴鄂;
海螺沟磨西镇大牛沟泥石流威胁当地居民和磨西镇供水水源地,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规模不等的泥石流,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该泥石流的发育条件、运动特征、危害方式等的研究,提出“固源+防护”的防治建议,对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当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04期 v.43;No.156 662-66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任恩;
基于莫红集镇后山危岩的地层岩性与坡体结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结构特征及危岩变形破坏迹象,岩体为含磷粉砂岩及灰质白云岩,危岩具有较为破碎的岩体结构及良好临空条件,在差异风化、卸荷以及裂隙水等作用影响下,稳定性将逐渐降低,最终破坏失稳。通过稳定性分析,危岩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危岩区单体危岩有可能产生较大规模整体变形破坏,可能产生的变形破坏将以倾倒式和滑移式崩塌为主。根据对该崩塌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结果,提出采取被动网+拦石墙+危石清除+监测预警等工程进行综合治理的防治措施,为后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04期 v.43;No.156 667-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良喜;韩刚;
矿山边坡岩体质量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以秀水河铁矿露天采场边坡为例,采用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查明边坡地质环境条件,利用钻孔岩芯、岩石力学试验成果,基于RMR法开展岩芯岩体质量分级,并进一步与微动勘探成果对比分析,综合评价边坡岩体质量。研究表明:边坡岩体以II级、IV级为主;边坡表部发育厚度为10~20m松弛带,岩体质量为IV级,花岗岩、辉长岩岩体以II级为主,铁矿石受外部扰动较为强烈地段表现为IV级,其余为III级,局部可见少量II级岩体;肉眼难以分辨的爆破、松弛裂隙易于忽视,从而导致RMR分级结果偏离实际,可采用微动勘探方法进一步综合分析。
2023年04期 v.43;No.156 674-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朝君;
为进一步摸清富阳地区城镇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通过原始资料分析和野外调查结果,摸清了万市镇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育特征,通过资料分析对比得出了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作用,查明研究区地质灾害规模为小型,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起控制作用,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是主要诱因,为万市镇乃至富阳区地质灾害的预警预防及治理提供参考。
2023年04期 v.43;No.156 683-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刘民生;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涉及内容丰富、评价过程较复杂、评价结果争议较多。作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就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分区、详细调查内容、风险区划、风险管控等几个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研究、标准修订、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等工作提供思考与建议。
2023年04期 v.43;No.156 687-692+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 ] - 蒋清明;郝红兵;杨学之;蒙明辉;
甲勿沟泥石流距九寨沟“8·8”地震震中距离较近,地震致使流域内新增了大量松散物源,通过甲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新增物源增强了泥石流的易发性,降低了泥石流的激发雨强。在甲勿沟“8·17”泥石流的启动条件以及危害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沟域内现有物源分布情况,提出了“拦挡+固源+导流+防护”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拦挡坝的拦挡削峰减流、谷坊坝的固源压脚、导流堤的引流、防护堤的护坡等作用来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023年04期 v.43;No.156 693-696+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周兵;吴杰钢;彭向辉;
四川省雷波县小沟磷矿床为一海相沉积超大型磷块岩矿床,即将进入矿山基建和开拓阶段,矿业开发活动将造成地形地貌景观改变、土地资源压占毁损、水土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对雷波县小沟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措施及绿色矿山建设进行探讨,提出针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毁损、水土环境污染、矿山地灾的防治措施,为合理开发利用磷矿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2023年04期 v.43;No.156 697-7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张杰;曹永贵;计杨;曹亚廷;李鸿波;
受持续降雨影响,发育在侏罗系益门组泥岩河底组滑坡发生变形,威胁滑坡体后缘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详细调查滑坡区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该滑坡影响因素、变形特征及演化历史,采用简化毕肖普法对滑坡在天然、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滑坡演化历史分为初发阶段—坡体失稳阶段—坡体变形阶段—蠕动变形阶段。计算结果显示: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地震工况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与现场情况较吻合,计算结果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2023年04期 v.43;No.156 702-7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玉伟;甘建军;余广文;余裕平;徐玉玲;
通过对1998年以来的历年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情况和对2013~2020年间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整理分析,结合全省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等资料,初步总结了江西省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诱发因素,灾害类型。江西省地质灾害集中发生在5~7月,高发期间隔时间4~6年;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近年来随着江西省大力实施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工程治理、群测群防等各项防治工作,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2023年04期 v.43;No.156 708-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薛鹏;任东兴;黄海;廖宏业;彭界超;
以成都东部地区某工程项目勘察岩石试验成果为例,通过对岩石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泥岩在不同高径比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数据呈现的差异性较大,对于岩石参数取值建议造成了很大影响。为进一步验证和分析尺寸效应对极软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对比试验模型、取样试验,分析了不同高径比的极软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差异特征,并对差异较大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对于工程勘察中极软岩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应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3年04期 v.43;No.156 713-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向元敏;王勇;吴丹妮;赵秋冬;
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常采用预应力锚索,但传统的锚索钻机在钻掘硬岩时,进尺非常缓慢,而且根管难以拔出。通过采用高效的履带式双管双动跟管钻机在滑坡体上进行锚索成孔,大大提高了成孔效率和下锚质量,节约了锚索成孔时间,为滑坡治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总结和分析了其与传统锚杆钻机的优缺点,为提高滑坡治理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2023年04期 v.43;No.156 717-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靳立国;徐红纳;朱文静;罗善霞;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Ba、Be、Cr、Cu、Li、Mn、P、Sr、Ti、V、Zn、Al_2O_3、CaO、Fe_2O_3、K_2O、Mg O、Na_2O等17种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硝酸、氢氟酸、盐酸、高氯酸进行样品消解,消解功率为1 200 W、雾化气压力为0.17 mpa、辅助气流量为0.6L/min,长波和短波的曝光时间均为15 s。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下基体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发现当稀释倍数为100时,基体效应产生的影响较小,各元素的分析结果较为满意。利用该方法测定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n=12),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14%,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DZ/T0258-2014)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控制要求。
2023年04期 v.43;No.156 72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谭华;蔡云华;陈金香;朱汇派;
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床中的稀有金属资源作为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矿石中的稀有金属矿物以及围岩地层中可能含稀有金属矿物的岩矿鉴定是工艺矿物学和稀有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以四川西部党坝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石床为研究对象,在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运用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TIMA)开展岩矿鉴定工作。鉴定结果显示,矿石中的铌钽矿物主要有铌锰矿、铌钽矿和钽铁矿三种类型。围岩中除了常见的石英、斜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外,还含有单斜辉石、方解石、榍石等矿物。TIMA系统不仅可以得出扫描鉴定的探针片中的矿物质量百分比和元素含量比例,还能有效的确定矿物的嵌布特征和矿物类型。TIMA分析为后续工艺矿物学、单矿物定年点位选择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有益帮助。
2023年04期 v.43;No.156 728-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张雄;文辉;张堃;雷传扬;刘芮君;
四川省历时7年建立了四川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该数据库由图表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部分组成。其中图表数据库涵盖67086个地质钻孔的基本信息,以“三图一表”的形式进行表达,属性数据库包含8537个地质钻孔,包括钻孔工程信息、钻孔地质信息、样品测试数据等相关数据项。钻孔数据已在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四川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服务平台、四川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展示平台上集成与展示。在该数据库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结构分析及可视化处理功能,实现了对成果的统计分析,并对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开发、重大工程选址、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进行了模拟,在应用场景模拟中,通过数据清洗与挖掘、三维地质建模、地质三维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地质数据的二次开发利用,提高了四川省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增强了地质数据的社会显示度。
2023年04期 v.43;No.156 734-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张纯志;丁志刚;杨有福;
简述了基于3S技术、PDCA质量管理循环方法的“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系统”开展达州市高新区的房屋建筑风险普查的详细流程。通过普查,高精准地查清了房屋风险隐患点、重点地区抗灾减灾能力、自然灾害房屋综合风险水平,为达州市高新区政府建立了全域全覆盖的房屋灾害数据库,为地方政府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权威的、科学的决策依据。
2023年04期 v.43;No.156 742-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东亮;周广;方迎潮;王明波;薛廉;赵雪;
中国油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越来越多的区域性和跨区域的油气管网,管线穿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沿线的地表形变影响着油气管道的安全。InSAR技术以其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宽覆盖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该方法基于In SAR监测结果,提出BPSTSIM(Based-PS Time-Space Interpolation Method)三维形变监测方法,通过融合多源卫星数据,获取油气管道区域的地表形变三维位移。该方法利用多源SAR卫星数据获取高相干性的PS(Permanent Scatterer)点位移,对PS点进行时间插值,获得更细时间粒度的PS点位移,然后对油气管道通过区域网格化,基于PS点进一步插值出所有网格点的形变并转换到三维方向,从而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监测油气管道区域的三维位移状态。最后,利用实例卫星数据,计算了管道区域8个月的变形数据,并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形变特征与野外调查吻合,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实现了不同SAR卫星监测数据的有效融合,完成了数据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补充和加密,提高了In SAR测量对三维形变的感知能力。
2023年04期 v.43;No.156 748-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潘书涵;刘珺;孙梦宇;何璇;刘配君;刘冠琦;黄逸贵;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在当前社会生产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而近年来兴起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通过与三维建模技术结合,在实现实景三维模拟方面表现出色。从无人机机型、三维地质模型和建模软件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与总结。认为:在进行小范围测量或对航飞数据有高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旋翼无人机;ContextCapture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一站式建模、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的优点,在建立面模型时建议优先选择该软件。
2023年04期 v.43;No.156 755-758+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