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骋;康波;李俊超;
黄陵背斜处于扬子地台上扬子台褶带的东缘。该背斜东边为当阳向斜,西边为秭归向斜,三者轴向几乎互相平行,方位近似南北向,仙女山断裂位于其西南部。在对该地区其中两个剖面(青林口剖面和樟村坪岩心剖面)进行细致测量研究,发现这两个剖面的陡山沱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并且沉积构造复杂,因此该地区的沉积相非常有研究价值,两者可以进行对比研究。另外,樟村坪地区发现有大量的磷矿,我们对这些磷矿的形成机理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2017年03期 v.37;No.131 35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梅;肖传桃;李艺斌;程俊;
许多学者利用叠层石的形态来判断所处的环境,但其形态并不仅仅受环境的影响。单一由叠层石形态推测环境不具有合理性,即使结合伴生沉积构造等来共同推测,叠层石在其中也没有发挥主要作用。当前讨论较多的影响叠层石形态的2个主要因素,即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经研究发现,环境控制微生物群落的成分,两者不属于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微生物群落又决定了微生物席的类型,微生物席同时也会受到环境的改造,因此认为微生物席才是叠层石形态的主控因素。
2017年03期 v.37;No.131 359-362+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琳;张杰;史俊波;
沱沱河地区的苟鲁山克措组是保存于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内唯一的晚三叠世地层,该地层总体出露较好,是研究该区三叠世晚期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进程的良好载体。前人对其沉积环境、物源区背景等有过简要论述,但未进行过系统的物源及源区构造背景方面的研究,该文以野外实测地层剖面为基础,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及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对苟鲁山克措组物源来源及物源区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
2017年03期 v.37;No.131 363-364+36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图杰;葸得华;雍化常;杨怀超;
通过兴海五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查明区内中-下三叠统洪水川组(T_(1-2)h)可分为三段,分别为:砾岩段(T_(1-2)h1)、砂岩段(T_(1-2)h~2)和火山岩段(T_(1-2)h~3)。依据组合、成分、典型沉积结构构造等特征,将洪水川组沉积体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浅海-半深海浊流沉积体系、半深海-深海沉积体系。
2017年03期 v.37;No.131 369-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冠;肖晓林;刘强;仲世新;王登科;付洪超;刘智;吴星霈;张行;
对松树南沟金矿区大面积出露的玄武安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厘定了成岩时代探讨了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玄武安山岩中岩浆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50±2 Ma,MSWD=1.8,属晚奥陶世。主量元素显示玄武安山岩样品Si O2含量介于51.1%~55.4%,平均52.8%,属中-基性的钙碱性火山岩。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为29.6×10-6~163.8×10-6,平均114.2×10-6。岩石的(La/Yb)N为3.70~12.17,平均7.73,显示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样品δEu为0.61~0.89,平均0.78,具有弱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相对亏损Nb、Ta、Ti,无明显的Zr和Hf异常,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该文认为松树南沟金矿区玄武安山岩形成于北祁连洋向南侧中祁连陆块俯冲的构造环境,其成因可能与洋壳俯冲环境下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有关。
2017年03期 v.37;No.131 375-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田守强;
通过系统分析六盘水煤田黑塘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认为:黑塘煤矿向斜构造—龙家沟向斜,轴向南东-北北东向,浅部地层倾角25°~50°,深部5°~20°;矿井内断层总体走向NE,倾向多为SE,断层落差多小于50 m,且正断层数量多于逆断层;断层组合样式多样;矿井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燕山中期研究区经历了NE-SE向挤压、近NS向挤压和NW-SE向挤压的应力转换过程,奠定了研究区NE向的主体构造格局;燕山晚期NW-SE向拉张作用,使断裂构造性质发生转变,导致矿井现今正断层为主导。
2017年03期 v.37;No.131 383-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碧;徐阳东;田亚江;董磊;杨武红;
综合分析了黔西南地区中营向斜煤层的分布、厚度、埋深煤质、含气性等方面特征,该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含煤40余层,可采15层。煤储层含气量较高,煤层气的保存条件较好,估算区内埋深500~1 500m深度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93.09亿方,该区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2017年03期 v.37;No.131 38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培元;杨辉廷;钟金银;杨茜;
青西油田窿六区块是以碳酸盐岩、碎屑岩为主的复杂岩性裂缝性油藏,岩相多变、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综合钻井、取心及成像测井资料,对研究区裂缝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以构造裂缝为主,且多数都未充填;裂缝走向主要为北东东~北北东向,以水平缝为主,次为斜交缝;裂缝在砂砾岩密度最大,其次是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裂缝密度较小。研究区裂缝受断层和岩性共同控制,其中喜山期北东向断层发育带为有效裂缝发育带,岩性控制裂缝的发育程度,含脆性成分高的砂砾岩裂缝最发育。
2017年03期 v.37;No.131 389-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胤;胡立;许宏铭;赵成;周敏娟;
乌石山沉积型铁矿产于泥盆系锡矿山组粗碎屑岩内,属于"宁乡式"沉积型铁矿,矿体呈条带状展布,顺层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鲕状赤铁矿、菱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及少量碳酸盐。依据区内成矿特征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铁的物源来自于武功古陆,其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原始铁矿质矿源层富集阶段、铁矿层固结成岩阶段、铁矿层变形改造阶段。
2017年03期 v.37;No.131 393-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飞;李降印;傅聪;张永强;陈郁;
坡跟脚矿区位于"凤太热水沉积盆地"东缘,地处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凤太矿田北部的庞家河-老铁厂-马鞍桥铁金成矿带中段。本文结合笔者在该地区野外工作的实际发现和前人的综合研究成果,简要分析了该区的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该区含矿地层与区域内特大型金矿层位相同,区内构造发育,地球化学异常有利,综合分析认为该区深部含有隐伏岩体,具有寻找"岩浆热液型"银金多金属矿的巨大潜力。
2017年03期 v.37;No.131 396-399+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静;
为了全面了解贵州威宁阳关寨勘查区主可采煤层的煤质指标,通过煤样灰成分、硫分、镜质组反射率等与成煤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3、4、5煤以中高灰煤为主,3号煤层属特低硫~中硫分煤,以特低硫煤为主,4号煤层属特低硫~高硫分煤,5号煤层属特低硫~高硫分煤,灰分从上至下似有降低的趋势。硫分从上至下变化较大,总体上是"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煤质特征反应成煤处于较稳定且受海水侵扰较小的滨海泥炭沼泽环境。
2017年03期 v.37;No.131 400-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袁华云;李威;尹显科;张伟;雷传扬;吴建亮;刘文;王波;尹滔;裴亚伦;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是一条以矽卡岩-斑岩型铜金矿为主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该文对在该带西段新发现江玛南铜银矿点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江玛南铜银矿赋存于去申拉组火山岩中,受破碎构造带控制,属于与火山机构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成矿后受到次生氧化作用。该矿床的发现对该地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矿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显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除其南北两侧外,带内同样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的潜力。
2017年03期 v.37;No.131 404-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童波林;刘波;
在钻探资料基础上,通过对腾格尔坳陷赛汉组铀成矿环境、构造建造特征、控矿成因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腾格尔坳陷的找矿模式。研究认为,研究区铀源条件优越,有良好的成矿层位赛汉组。赛汉组上段主要控矿沉积体系为辫状河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在辫状河沉积体系中矿体主要赋存于河道边缘、富含有还原介质的河道中央及切穿目的层的构造带上,辫状河三角洲体系中矿体主要赋存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灰色砂体中,从而可确定在该区我们的可通过探索河道边缘、河道中央、切穿目的层的构造带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灰色砂体是寻找铀矿的有利地段。
2017年03期 v.37;No.131 409-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兴海;范文辉;
老挝南部普甘洪山地区叶腊石矿呈脉状、透镜状、薄层状产出,赋存于下-中三叠统一套酸性火山岩(T1-2λ)的断层、裂隙中,含矿母岩主要为一套灰白色-褐黄色流纹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局部围岩蚀变表现为弱的硅化、高岭土化和地开石化,矿床属火山热液交代蚀变矿床。
2017年03期 v.37;No.131 413-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徐成晴;陈跃龙;
470矿区是一个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初期由于对成矿规律认识不足,找矿效果不明显。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矿区地质、矿化特征的综合研究,重新进行了大比例尺的填图,发现矿化赋存在粗面岩与火山碎屑岩接触带上,矿体受硅化、红化控制,初步肯定了矿区远景。在新的地质成果基础上重新布置坑道,很快就揭露出一些好的矿体,使找矿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2017年03期 v.37;No.131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勇;
通过对北大别山王湾钼矿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含矿岩体、围岩蚀变及矿产特征的研究,运用热液成矿理论,阐述了王湾钼矿的地质特征,总结出找矿标志。研究认为王湾钼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东段,属斑岩型钼矿床,矿体受龟(山)—梅(山)断裂带及马鞍山岩体双重控制,其中地表矿(化)体集中于北西向蚀变破碎带内,深部矿(化)体呈面状沿马鞍山岩体内外接触带展布。岩体化学成分具中酸性、略微富钾等特点,围岩蚀变发育,具明显分带现象,网脉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及黄铁矿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2017年03期 v.37;No.131 42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蒙;付小方;梁斌;郝雪峰;袁蔺平;唐屹;肖瑞卿;
四川甲基卡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锂辉石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近年发现的新三(X03)号脉氧化锂资源量达88.55万吨,是亚洲最大锂辉石单脉,规模大、埋藏浅、易开采,品位富。该脉除Li形成工业矿体外,伴生有Cs、Sn,及Be、Rb、Nb、Ta等,均可回收利用。该脉为花岗伟晶岩型+细晶岩型脉,Li、Sn、Nb、Ta较富集于含巨晶锂辉石的伟晶岩中,Rb、Cs富集于细晶部分,Be则较富集于微晶部分,Li、Be、Nb、Ta、Sn等均可开发利用。
2017年03期 v.37;No.131 425-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小国;罗兵;尹亮先;梁红艺;李元雄;
为更好地评价低阻页岩储层地质特征,本文从贵州岑巩页岩气区块牛蹄塘组含气页岩储层的地质特点和电性特征出发,提出两种低阻页岩储层模式,分析了电阻率与有机碳和含气性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有机质过成熟、地层束缚水、黄铁矿、薄互层层理缝等因素导致页岩储层电阻率偏低的原因。
2017年03期 v.37;No.131 43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9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鹏;陈燃;罗鹏;郭宇衡;刘治成;
热尔金矿处于若尔盖—九寨印支—燕山期金矿富集带内。矿区外围先后有数家地勘单位开展找金工作,发现了数十个金矿床(点)。测区北西侧有京格尔金矿床,南侧为巴西金矿床,南东侧为水神沟金矿、马脑壳金矿等,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充填交代热液型金矿床。
2017年03期 v.37;No.131 438-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茂君;
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场镇兴建时,坡体前缘开挖卸荷,斜坡后部崩滑堆积体在自重作用和降雨诱发下向前推移致使前缘已建挡墙发生变形。为保证坡脚场镇居民的安全,须对该滑坡的现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事前采用MIDAS-GTS建立该滑坡二维模型,分析了其现状稳定性,与实际变形较吻合,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研究提出了抗滑支挡方案,并对布设抗滑桩治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设桩后滑坡稳定性显著提高。该应用为类似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及治理效果分析可提供参考。
2017年03期 v.37;No.131 44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常梦瑶;甘申胜;
论文探讨了西藏申扎县南部地堑系内温泉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热源问题。研究发现地下水受到下部岩浆活动的影响增温,其温度和二氧化碳分压值在区内分布有差异,对岩层的溶滤强度有影响。热泉、温泉水的化学类型与其所处的的地质背景和物质来源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比地热水中的Br/I、Cl/Br、γNa/γCl比值系数与正常海水Br/I(1300)、Cl/Br(300)、γNa/γCl(0.85)比值系数,得出申扎县微温泉、地那热泉为深层残余海水。地热水中富含HBO2反映地下水受岩浆活动影响,同时也导致区域地下水中富含F、Cl、Li、Rb、Cs等元素。通过对Si O2溶解曲线的研讨,确定其热储性质为中温地热系统,热储埋深约为17km。
2017年03期 v.37;No.131 445-448+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肖阳;叶唐进;
拉萨市郊区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在雨量充沛的6~9月易形成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了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治辅助决策,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结合模糊数学、小波人工神经网络和灰色决策等理论进行降雨量预测、危险性计算以及防治辅助决策,并运用Java SE Development Kit 8平台开发了地质灾害预测及防治辅助决策系统。
2017年03期 v.37;No.131 449-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德富;唐伟;文学虎;
生态环境与地质环境评价已成为当今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专门出台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以指导我国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然而,地质环境工作虽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简易通用的标准规范。尤其是在涉及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尚没有形成统一认识。鉴于此,笔者提出一种适用于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地质环境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以分析地质环境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2017年03期 v.37;No.131 454-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叶兴军;陈志平;
通过工程实例,简单介绍了新中梁山隧道勘察采用地质测绘、地面物探以及工程钻探等手段,查明了隧址区断层的平面分布位置及断破碎带的深度、厚度、隧道围岩完整性等,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施工揭露的地质条件与勘察成果高度吻合,表明上述勘察方法与手段行之有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7年03期 v.37;No.131 459-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永恩;石永龙;陈文标;
鹿寨县砂石土矿业开发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种类较多,主要有土地、植被和地貌景观的占用与破坏,大气污染,地下水均衡的破坏及矿山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等几种,诱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采空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变化的原因,对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防治措施及建立相应的应对预案,提出理顺矿山生态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机制。
2017年03期 v.37;No.131 463-466+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 丁黄平;卞玉梅;王咏林;刘纯;谢文然;
通过综合研究前期鞍山地区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论述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尤其是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了鞍山市幅内存在的东鞍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评述了地下水水位水质多年动态变化特征和地下水降落漏斗情况;分析了地质环境问题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7年03期 v.37;No.131 467-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小琴;
沃绰沟泥石流沟为九龙河左岸的一条支沟,位于四川省九龙县乃渠乡水打坝村沃绰沟组,流域面积7.29km2,主沟沟长4.51km,纵坡降416.9‰。。2011年9月26日九龙县沃绰沟暴发了泥石流,毁坏耕地,直接威胁13户6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并计算了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该沟属于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结合沃绰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提出了防治方案。
2017年03期 v.37;No.131 47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迪惠;李建华;
大量研究表明,主要且直接诱发边坡失稳的主要因数是降雨,雨水入渗对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分析非饱和黏土边坡基质吸力和渗流场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2D建立非饱和黏土边坡的数值模型,研究计算在降雨强度不同条件下,降雨时间相同和降雨总量相同这两种情况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饱和黏土边坡内部的剪应变增量随降雨强度的变大而增大,边坡的位移也和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降雨强度越大越容易造成黏土边坡表层失稳。
2017年03期 v.37;No.131 475-47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曾牡丹;向刚;
在大湾磷矿区多孔抽水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资料,完成对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建立了概念模型,并以多孔抽水试验场的地下水流场演变过程为信息,以矿床地下水流数学模型检验为手段,建立了矿区地下水运动的分布参数系统仿真模型,并在检验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实现了对F1断层性质的查明,对后期开采阶段矿区涌水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2017年03期 v.37;No.131 478-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洪运胜;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在裸露型岩溶地区,岩溶发育强烈,地下岩溶管道空间往往与地表落水洞、伏流入口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因此岩溶地区水源地的脆弱性高,地表受污染水体通过落水洞、伏流入口等岩溶通道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污染物传播速度极快,一般来不及稀释或弥散就随水流到达水源地。该文对遵义市某供水源地水质污染成因分析,针对存在的污染问题,提出今后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措施和意见。
2017年03期 v.37;No.131 482-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波;
波振沟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境内孙水河左岸,属于川南红层地区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通过工程地质调查与遥感影像解译,研究了该泥石流形成条件和机理,获取了泥石流动静力学参数。调查研究表明:(1)波振沟流域地貌正处于壮年期发育阶段;(2)泥石流容重1.64g/cm3,属于过渡(偏稀)性泥石流;(3)波振沟流域内还存在大量崩滑体及沟道松散堆积体,松散物源近4×105m3,在强降雨作用下容易启动泥石流,建议加强综合防治。该研究对砂泥岩互层地区泥石流形成机理的认识有一定帮助,对波振沟泥石流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2017年03期 v.37;No.131 48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古志文;贾建超;罗成果;
通过四川盆地某地多种物探方法在页岩气钻前探测方面应用及效果的阐述,探讨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岩溶、暗河以及破碎带等有害地质体勘查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若目的层以浅发育较厚碳酸盐岩地层,采用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广域电磁法等物探方法,探测由浅到深的地质体空间展布情况,并结合地表地质调查,可对岩溶、暗河以及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进行较好的控制,能有效规避钻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017年03期 v.37;No.131 490-493+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铁柱;卢宝锴;杨银荣;薛勇;袁小龙;唐余鑫;
采用高精度磁测、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及地面伽马能谱测量等物探方法,在四川若尔盖铀矿区开展勘查。浅表通过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探寻铀矿化相关的异常信息;再通过高精度磁测及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剖析深部断裂构造特征,结合钻孔资料,探寻若尔盖铀矿找矿新方法,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2017年03期 v.37;No.131 494-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尤孟;李志军;何珊;赵润东;欧俊;郭奇奇;何子轩;
遥感技术在高海拔低覆被地区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ASTER数据,针对双湖赞宗错地区,利用常见矿物矿化蚀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进行遥感地质特征解译和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矿3化蚀变信息提取,综合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和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及化探异常进行分析,圈定了5个找矿靶区,为高海拔地区矿产资源调查部署提供了依据。
2017年03期 v.37;No.131 49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大强;熊观;张伟;张治贵;王焕国;黄健;
四川壤塘金木达—南木达地区地处我国川西北"金三角"金成矿带,该带发育多处大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前人对该带金的成矿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研等究较较多,但对微量元素的分带却没有研究。该文依据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对Au、As、Sb、Hg、Cu、Pb、Zn、Ag、Bi等的含量特征、相关性及水平分带序列进行了研究表明,带内As、Sb可作为金矿的上部位元素,异常区微量元素分带表现为矿体上部逆向分带、矿体中上部正向分带相互叠加,表明区内具有隐伏矿体,地表或浅部矿体剥蚀程度较低,对区内深部找矿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2017年03期 v.37;No.131 504-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平;周兵;路波;
分析了阿色金矿床的样品特征、成矿元素特点、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1∶5万化探异常特征、元素地球化学景观特征、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1∶2000土壤地化剖面异常特征,指出:阿色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虽然组分单一,但其在空间上呈现有规律的分布,且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强度大且与矿区主构造线一致,通过对该矿区异常的综合分析,帮助确定金矿体的赋存位置和剥蚀深度,对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2017年03期 v.37;No.131 509-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明专;彭大勇;
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分析研究了平武-松潘地区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特征、不同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共生组合特征、综合异常特征等,并优选了找矿远景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2017年03期 v.37;No.131 514-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正>四川若尔盖铀矿整装勘查区自2012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以来,通过持续勘查投入,进一步提升了勘查区内铀资源储量并扩大了资源潜力,四川省若尔盖铀矿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硅泥岩型铀矿产地。一、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形成南方万吨级铀矿资源勘查基地雏形2012年~2014年,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承担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若尔盖地区铀矿远景调查项目,圈定了7个找矿靶区。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四川省地勘基金于2014年在向阳西沟靶区开始投入,四川省核工业地调院承担的"四川省若尔盖县拉尔玛铀矿普查"项目新发现大型铀矿产地1处。区内矿化集中,矿体稳定、连续性好,有利于后期的开采与选冶。使若尔盖铀矿田达到万吨级资源勘查基地。2010年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勘查区内1000m以浅的铀资源量为31000t,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具备大型铀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的资源条件。
2017年03期 v.37;No.131 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为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规范教学标准,培养满足社会与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贯彻落实全国国土资源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公布六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土资职教<2016>5号精神),7月26日,探矿技术与岩土工程勘查专业教学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成立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国土部门的15所高职(技师)院校的专家与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专业的3家企业负责人参会,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李亚东副处长全程参与了大会,并由李亚东处长宣读了"专指委"成立文件。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十分荣幸
2017年03期 v.37;No.131 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正>日前,四川省地质学会受四川农业大学委托,组织召开《四川山丘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会,该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共同完成。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隆爱军率领省厅科技与对外合作处一行出席会议。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邓良基,以及来自省内外的土地规划、管理等方面的评审专家、项目相关科技人员20余人共同参加了会议。隆书记在会上指出,科技奖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7年03期 v.37;No.131 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