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志红;罗林洪;邓红;贾志泉;谢长江;
扬子地台西缘康滇裂谷盆地内南北向断续分布的苏雄组是新元古代伸展作用下的岩浆活动产物,不整合伏于青白口纪地层体之上而伏于南华系上统列古六组之下。通过对米易白坡山一带苏雄组的调查,其火山岩具有钙碱性-碱性、过铝质特征,属钾钠过渡系列,稀土总量不高,轻重稀土分异作用强,δEu负异常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高场强元素普遍亏损,不相容元素普遍富集的特征;上部火山岩705.6±9.3Ma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晚于扬子西缘A型花岗岩年龄,大致约束了康滇裂谷盆地的关闭时间。
2019年01期 v.39;No.137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志华;魏争;音长乐;
福建早古生代主要分布于武夷山脉东南侧,沿邵武-长汀、永安-龙岩呈北东向带状展布,总体上属于以泥砂质为主的复理式建造。复理石建造组份相对复杂。通过对林田群矿物组份进行分析,表明了林田群下段的邵武-长汀海湾之地势乃北高南低,同时也反映了北部的香岭地区距剥蚀区较近、陆源物质丰富等特征;林田群上段距武夷陆块较近,陆源物质来源丰富。并结合岩相地理分析,林田群下段是在早中寒武世早期一种海域广阔、水文流畅,氧化作用比较充份的环境下接受了沉积,组成林田群下段的砂质复理石建造。
2019年01期 v.39;No.137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鲁小飞;
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其结构复杂、孔隙性多样,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岩石物理模型,或经验模型难以准确描述储层的孔隙性结构和弹性参数。用Gassmann方程的推广分析碳酸盐岩中不同孔隙相矿物组分对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碳酸盐岩中白云岩孔隙性的对岩石物性的整体影响,用理论模型分析实际工区。研究结果表明Gassmann的推广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以为碳酸盐岩储层孔隙性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19年01期 v.39;No.137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强;王冠;王登科;
松树南沟金矿床是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大坂山成矿带内的一个中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肉红色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接触带附近的玄武安山岩中。通过对该花岗闪长斑岩的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成岩与成矿的关系及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该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42±1 Ma,MSWD=0.32,属早志留世,成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松树南沟金矿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北祁连洋向南侧中祁连陆块俯冲的构造环境,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该研究对在该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1期 v.39;No.137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何燕;李名则;秦宇龙;
本文对川西道孚古鲁岩体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并取样分析,岩体主要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岩石中可见黑云母、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古鲁岩体的SiO_2含量在58.51%~66.46%之间,全碱含量在4.3%~6.22%之间,Al_2O_3含量变化于14.96%~15.75%之间,A/CNK值在0.83~0.97之间,ΣREE=162.38×10~(-6)~206.87×10~(-6),LREE/HREE=3.74~9.44,δEu=0.46~0.88;该岩体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准铝质中酸性侵入岩系列,具有I型花岗岩类特征,可能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混入少量幔源物质,为晚三叠世陆-陆碰撞引发的岩浆活动的产物。
2019年01期 v.39;No.13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詹翼达;刘应平;王俊;
2017年8月四川省地矿局开展的"甘洛县田坝镇挖夯村等11个村农业地质调查调查评价"项目,对其中56件玉米样品及配套根系土样品的Se和重金属含量及富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件玉米样品属于天然富硒玉米,Se在土壤呈碱性条件及富含有机质时易于被植物吸收。该区土壤Se主要以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亚硒酸盐形式存在,土壤中有机质、N、P等营养组分的提高可以促进Se在植物中的富集。研究区玉米中相关元素含量依次为As> Cd> Pb> Hg;玉米对Cd有较强吸收能力,而对Pb、Hg的吸收能力较弱。
2019年01期 v.39;No.137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芹贵;彭向辉;祝建华;
地质调查中,利用断层泥石英颗粒形貌扫描分析及石英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等方法对四川马边-雷波地区峨边-金阳大断裂的构造特征及活动性进行分析,认为该大断裂形成于燕山期后,总体呈南北走向,西倾,主体为由西向东脆性逆冲运动,是在区域隔挡式褶皱基础上进一步构造变形形成的走向断裂,由多条近于平行的逆冲断层呈叠瓦状组成。该断裂可划分出三个构造期次:第一期为由西向东逆冲运动,主断裂形成,第二期为右行剪切运动,第三期为左行拉张运动。该断裂中更新世以来活动性明显。
2019年01期 v.39;No.13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 ] - 李双江;叶征宇;李庆阳;
通过研究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蛇绿岩南段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异常特征、蛇绿岩与矿产的分布关系等,探讨了其成矿远景。研究区内Cr、Co、Ni等元素分布与蛇绿岩的分布具有极好的相关性,形成了多处铬和石棉等矿产。该研究对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地区的地质工作及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1期 v.39;No.137 34-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2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峥;秦宇龙;申伟;李名则;熊昌利;周雄;
四川甘孜州八美镇大地构造区属松潘—甘孜造山带中段,鲜水河断裂带穿切其中,新构造活动持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前人工作基础,从左行走滑断层、构造地貌、地震、温泉活动等多个方面对鲜水河断裂带八美段新构造活动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减震防灾的建议。
2019年01期 v.39;No.137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胡滨;邱春光;张世鑫;贾屾;饶溯;
东非裂谷东支South Lokichar盆地石油地质勘探获得突破,使该区成为研究和勘探石油的热点地区。Turkana盆地为裂谷东支邻近South Lokichar盆地中面积最大的盆地,勘探程度低。最新地震地质综合研究成果阐述了其石油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Turkana盆地为主动裂谷,受控于两期火山活动,发育中新世以来的3套沉积地层,最大厚度可达7 000m。钻井揭示的上新统烃源岩指标较好,厚度约50m,推测发育中新统烃源岩。发育河流和三角洲相砂岩,孔渗物性好。北部凸起带和中部凸起带为有利勘探区带。烃源是盆地勘探最主要的地质风险。
2019年01期 v.39;No.137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杜文全;付小龙;陈勇兵;
青海玛多县错扎玛铅锌矿床位于东昆仑东段南侧。根据该地区野外工作的实际,简要分析了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的产出受热水沉积岩的控制,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层状产出;矿石具细粒浸染状、角砾状构造、成矿温度为中低温的特征。矿床为中低温热水沉积矿床。
2019年01期 v.39;No.13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路;黄波;徐伟钧;刘倩;石明科;李大吉;
贵州铅锌矿主要分布于黔西和黔东地区铅锌矿成矿带上,前人认为属低温热液矿床[1、2]。而新发现的五指山铅锌矿[3],结合区内铅锌矿床特征分析认为,主要为喷流沉积矿床。在黔西地区主要产出于泥盆—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的4个成矿亚带中,为燕山期产物;而沿五指山北东向展布的一系列铅锌矿、织金—纳雍成矿亚带和黔东铅锌成矿带,产出于震旦—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为加里东期产物。该认识对研究贵州省铅锌矿床和指导找矿具重要意义。
2019年01期 v.39;No.13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朱习君;
西藏仲巴县扎嘎日金矿床为中拉萨微地块措勤-申扎岩浆带内近期发现的矽卡岩型金矿床。该矿床目前发现有由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石英脉-蚀变岩型和由岩体接触带控制的矽卡岩型两种矿石类型。岩浆岩和断裂构造是该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分别控制了两种矿体的产出。扎嘎日金矿床的发现和勘查对冈底斯成矿带金矿调查评价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9年01期 v.39;No.13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玲玲;石倩茹;唐鹿鹿;任仕超;胡瑨男;杨钰;董峰;
由于板桥斜坡储层条件差别较大,既有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也有低孔低渗的劣质储层,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地质录井、油气分析等资料,采用含油产状法、孔隙结构参数法、电性图版法及孔隙度分布趋势法来确定有效储层的下限。经研究初步确定有效储层的下限为电阻率16Ω.m、孔隙度9%。实践表明,该套方法适用于板桥斜坡,应用效果良好。
2019年01期 v.39;No.13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6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陆超;
柳山地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延部分,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郯庐断裂带东侧。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热液活动具有多期性,节理、裂隙发育,具有形成热液型脉状铜矿床的条件。通过矿区地质特征,构造破碎带含矿性研究表明,该地区左口小贤庄王氏(组)群中均见有热液脉状充填型铜矿化,具有形成热液型脉状铜矿床的条件,可以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
2019年01期 v.39;No.137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朱浩锋;李兆宏;蔡维;刘文军;
湘东钨矿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其资源量已经面临枯竭。通过对湘东钨矿地层、构造、岩浆岩的详细阐述,分析对比矿区南组脉与北组脉地质特征,讨论了岩浆岩成矿之间的关系,认为矿体与燕山早期花岗岩侵入有关;而通过对构造的观察与大地构造背景分析,认为矿区老山坳断层表现为先逆后正的性质,矿脉富集于该断层所派生的R与R’裂隙之中。最终,通过所建立的构造演化图,认为老山坳断层下盘深部与控盆断层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2019年01期 v.39;No.137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远萍;
四川盆地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潜力区域,除了对海相页岩的深入研究外,更应对浅层的陆相页岩进行探索,发掘盆地内有经济开发意义的陆相页岩气。通过全岩测试、扫描电镜、地化特征分析等,对达州地区陆相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陆相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达州地区须家河组页岩发育较好,分布范围广,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较好,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2019年01期 v.39;No.137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毛艺;刘雅兰;杜金锐;余春梅;廖海;
官房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南澜沧江火山岩带北段,属云县-景洪(火山弧)铜多金属成矿带。通过总结官房铜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认为该铜矿床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矿床主要成矿期为晚三叠世早期,区域性南北向澜沧江断裂控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展布;伴随火山活动形成的放射状断层、节理和玄武岩的气孔状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产出形态。岩浆作用晚期的含矿气液在产状陡倾的断层中形成以角砾状矿石为特征的透镜状矿体,在玄武岩气孔或裂隙中富集形成脉状或似层状矿体。
2019年01期 v.39;No.13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朋武;曹子颜;王旭;
华蓥西石炭系黄龙组地层由于处于尖灭线附近,厚度不大。该组地层烃源岩层系发育,气源条件较好;储层厚度较薄,优势储层并不发育;构造平缓,圈闭规模不大。盖层的封盖性、断层的封堵性以及地层水特征均显示保存条件良好。综合评价可知,由于受到储层及圈闭此核心成藏条件的制约,华蓥山西部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整体成藏条件较差,天然气勘探风险较大。
2019年01期 v.39;No.13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莫裕科;李德华;
2017年"8·8"地震,九寨沟县经受了M7.0级地震,最大烈度Ⅸ度。地震后地质灾害后发效应明显,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长期效应。地质灾害的防范一是重点区,二是重点时段。该区域震后2~3年汛期是防灾的主要时段。鉴于九寨沟景区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治采用人工适度干预与自然修复想结合的方式开展,并加强高位崩塌区域的地灾防治前、后的监测预警工作。同时,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合的重建机制,将震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统筹考虑,充分结合,统一规划。
2019年01期 v.39;No.137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7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黄永高;韩飞;周游;贾小川;杨学俊;严刚;杨青松;
为了解西藏G562普当至南木林段沿线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通过地质资料收集,结合野外详细调查,分析了该路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并提出防治建议。研究认为,G562普当至南木林段沿线泥石流30条,崩塌10处,滑坡4处,河岸坍塌3段。根据该路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建议。研究成果对该公路建设和运营维护过程中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19年01期 v.39;No.137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洋;包峻帆;刘浩;胡玉峰;
为了研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垮落填充处理与未垮落填充处理对底板水害防治效果的差异性,在详细分析研究区地质资料、采掘情况及相关图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工作面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采取顶板垮落填充及未垮落填充两种工作面回采顶板处理方式,在模型底板布置相应的监测点,记录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应力及位移的变化,据此探究了两种顶板处理方式下底板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同时从塑性区发育、垂直位移、垂直应力及最小主应力4方面对比分析了两种顶板处理方式对底板突水的"贡献"程度,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制定底板防治水措施提供合理依据。
2019年01期 v.39;No.13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付振东;
在对和田县阿瓦提村泥石流灾害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流域面积90.5km~2,共发育有一条泥石流主沟和四条泥石流支沟;将泥石流沟划分为形成流通区和堆积区,其水源主要为降雨;影响因素主要为风化、降雨、融雪、地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
2019年01期 v.39;No.137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世杰;唐显军;刘加杰;
在对格尔木新城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并借助Visual Modflow软件对格尔木新城规划区地下水渗流场现状、采取不同治水措施后的效果预测及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适应性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研究对格尔木新城区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为该地区今后地下水的有效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2019年01期 v.39;No.137 101-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京涛;胡卸文;
在建的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通化1号隧道进口边坡倾倒变形特征明显,其稳定性控制汶马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安全。通过野外勘察查明倾倒变形体的空间发育特征,依据其倾倒强弱程度将倾倒体划分为倾倒坠覆区、强倾倒变形区和弱倾倒变形区,根据其变形特征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治理措施建议。
2019年01期 v.39;No.137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许立;胡卸文;
以汶马高速公路克枯大桥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查明了危岩发育特征,结合赤平投影分析了其稳定性;利用离散元软件模拟,再现了区内典型危岩体WYT3-1的变形破坏全过程,并根据其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建议。
2019年01期 v.39;No.137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光照;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而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核心区,地质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低。在这样的区域内完成水文地质工作需依据水文地质模式,采取诸多特殊的均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情况下查清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
2019年01期 v.39;No.137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邱杰;周喜;
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广泛分布膨胀土,对园区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该区膨胀土的成因、分布、特性等进行调查、研究,对膨胀土的危害、整治进行了阐述,并对膨胀土处理不当的案例进行了总结。提出的主要治理措施为膨胀土填方地基、边坡,掺石灰是膨胀土改性处理的最有效方法。膨胀土地基,可采用增加基础埋置深度的防治措施,园区内膨胀土区基础埋置深度应不小于2m。边坡工程采用缓边坡、分级低挡墙方案,并注意挖方方式、顺序的合理性。膨胀土区建设,无论何时都应高度重视防水、排水措施。
2019年01期 v.39;No.137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绍平;杨钻云;牟江天;李叶;
有关粗粒土强度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揭示强度特性、获取强度指标、强度影响因素与剪切机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然而,受现场试验所限,鲜有考虑颗粒结构性对强度特性及强度尺寸效应影响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徐家槽料场为例,对天然筑坝材料堆石料、过渡料、垫层料等粗颗粒土进行抗剪强度试验,通过分析粒径大小、颗粒级配等指标对粗粒土强度指标的作用,进而研究结构特征对粗粒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
2019年01期 v.39;No.137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侯军;梁宁;
昌都市地处高山峡谷红层区,含水层普遍较薄,地下水资源贫乏,水源地需要选在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并采用符合当地实际的取水方案。昌都二水厂水源地勘察过程中,首先查清了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其含水层厚度小于12m,但渗透系数多大于100m/d,地下水主要依靠河水下渗补给,具有"就地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根据这些特征,勘查开发中设计了辐射井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昌都二水厂的成功经验,认为辐射井适合在类似的高山峡谷区取水,值得推广。
2019年01期 v.39;No.137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东;曹楠;刘馨泽;张志鹏;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甘孜州温泉点众多,地热资源丰富,地热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Na型,90%的地热点TDS大于500mg/L,72.5%的点大于1 000mg/L。表明了地热水经过了深循环,受岩浆热事件、断裂、中下地壳熔融体等条件控制。康定县榆林宫、中谷及巴塘县热坑—茶洛地热田热储温度超过200℃,甘孜地热田、理塘地热田热储温度在200℃±,其他地热田热储温度低于200℃。中高温地热田可供地热发电开发,距离县城较近的地热田可进行集中供暖开发,旅游线路周边地热资源可结合旅游规划进行休闲旅游、康养医疗开发,农业种植区的地热资源可进行温室种植开发。
2019年01期 v.39;No.137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韩磊;孙小飞;黄洁;范敏;何超;
以地处长江经济带,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带的宜宾市为研究区域,选择地震加速度、地质灾害隐患、地表起伏、坡度、高程、岩石硬度、与断层距离、与水系距离、年平均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等10个指标,利用信息量分析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宜宾市地质灾害危险度以中危险区和低危险区为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密度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相关,危险性越高,密度越大;评估结果为宜宾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对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1期 v.39;No.137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郝红兵;谢小国;刘康林;章旭;
为查明日喀则地区地下水含水层结构和特征,评价水文地质参数,以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科学为基础,分别对大地电磁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解释推断了该地区地层、覆盖层厚度、含水层结构等。同时建立了单孔水文地质参数测井模型,对含水层的深度、厚度、渗透系数、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等进行了估算,对涌水量等进行了推测。应用结果表明,测井解释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综合物探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2019年01期 v.39;No.137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6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史江涛;穆满根;
拟建北海北路进行了高密度电法探测,共布置测线3条,每条测线勘探物理点735个,共计点2 205个。测线布置网度为20×450m,并采用了RES2DINV高密度电阻率数据二维反演软件和surfer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了在测区深度范围内并没有采空区存在的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应用为相关探测及研究提供了参考。
2019年01期 v.39;No.137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洋瑒;王茜;
对奔都-汤满地区16个元素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贫乏元素有Sn、Bi、Mo、W;正常元素有Pb、Ag、Hg、Au;富集元素有Zn、Cr、Sb、As;强富集的元素有Cu、Ni、Co、Cd。通过各元素时空分布研究,对主要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推断解释,指出区内蛇绿混杂岩带、冈达概组二段是寻找Cu、Pb、Zn、Au、Ag等多金属矿的有利层位。
2019年01期 v.39;No.137 1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刚;高飞云;杨磊;张舒;刘滔;
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快速高效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灾情信息,既能较好地应用于面域较广的灾后调查及灾情评估,也可以用于研究单体灾害动态演变规律的数据积累。随着应急技术的不断发展, UAVRS起飞场限越来越低、方式更加灵活,响应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续航时间更长,获取的影像分辨率越来越高(0.02~0.1m),数据源和数据产品越来越丰富,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技术支撑。针对海量遥感数据的特点,研究开发高性能的航空遥感数据智能处理应用系统可实现遥感数据的自动智能、高效处理与应用。
2019年01期 v.39;No.137 15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1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2 ]